【本文由小黑盒作者@HardCore於04月06日發佈,轉載請標明出處!】
銳龍9 9950X3D憑藉著3D V-Cache、雙CCD、足夠高頻率和寬裕的TDP設計,斬獲最強消費級生產力和遊戲性能,對於這顆旗艦U,由於能耗比出色,其實往緊湊裝機方向靠完全沒問題。
簡單梳理一下思路,首先第一步敲定主機板——B850M、B850I、X870I這些類型,主要看供電,其次既然定位緊湊CPU散熱器也應優先考量——240水冷是能壓制的,風冷性能好一些的雙塔也可以。緊接著就是套殼子,儘可能選擇緊湊又符合自身審美以及需求的機箱——往裡塞什麼顯卡、想要一個什麼視覺效果等。
配置單
CPU:AMD銳龍 9 9950X3D盒裝
主機板:技嘉B85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冰雕
散熱器:TRYX創氪星系PANORAMA展域SE 240 ARGB白色
顯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 16GB
記憶體:七彩虹iGame Shadow DDR5 8000C40 24GB*2
固態:七彩虹CN700 PRO 4TB
機箱:喬思伯D32 PRO版白色
電源:海韻CORE GX-850 ATX3(2024)白色
風扇:喬思伯ZB-360WR反葉白色
本次銳龍9 9950X3D緊湊MATX裝機完全作業如上,整機是主流純白方案,這款機箱源於喬思伯D32 PRO,除了側透鋼化玻璃其他面都是MESH通風孔,能保證冷熱空氣的進入和排出,如果追求極致散熱效能不需要展示內部硬體,亦可選擇全MESH版本。
整機內部,採用目前相當緊湊的MATX主流結構——前置電源、頂置最大240水冷、最長365mm顯卡甚至支援MATX背插方案,如上圖所見,內部空間利用率基本達到了100%,如果非要挑剔的話,那只能說機箱尾部其實還可以安裝一枚120mm風扇,不過這需要把水冷管位置換一個方向。
此次緊湊MATX方案除了塞下銳龍9 9950X3D之外,另外的重要角色當然就是顯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 16GB,它採用了嘻哈+塗鴉藝術風格結合頗有特色,整卡長度不含擋板來到了331mm,箱內還剩餘一定可用空間,底部安裝了喬思伯ZB-360WR反葉進風風扇。
主機板選擇的是技嘉B85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冰雕,是目前B850M緊湊+極致純白最佳方案,B850主機板把整體預算縮減了一部分,省下來的可以選擇存起來,亦可以像硬核那樣加錢,追求更個人化和酷炫的水冷散熱器——TRYX創氪星系展域SE 240 ARGB。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機箱採用了可拆卸PCI-E位開口設計,安裝和拆卸顯卡都會變得更容易。
電源方面,選擇了海韻CORE GX-850 ATX3(2024)這款,850W功率足夠滿足銳龍9 9950X3D+RTX 5080這種旗艦組合,海韻資深一線大廠也值得信賴。
電源140mm短機身也能相容長顯卡,並且機箱採用了電源倉隔板的設計,可以完美解決顯卡和電源線材出口的衝突問題,並且和機箱附贈的主機板理線蓋板形成了一絕的視覺優化。
對於RTX 5080這麼厚重的顯卡,長期使用下來對主機板會構成不小的壓力,D32 PRO附贈了一個簡易可調節的顯卡支撐架,可大大緩解壓力也能糾正顯卡“歪著裝”的視覺效果,同時能看到支架和主機板介面也沒有任何衝突。
整機點亮效果,換成了別有一番韻味的純紫色,視覺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由於水冷螢幕是曲面屏,即便它有採用防反光塗層,但仍建議各位搭配無光記憶體條,或者直接把LED燈關閉,這樣可以做到最大程度減少視覺干擾。
TRYX創氪星系展域SE 240 ARGB整體點亮效果,可見曲面螢幕帶來的全新3D視覺效果,彷彿是把熱門商圈的裸眼3D大屏縮小後搬進機箱裡一樣。
水冷第六款預設3D視頻靜態展示,由於視覺引導,宇航員接住了看似快要拋出螢幕的PANORAMA展域。最多可以展示三項硬體資訊,這裡就選擇了CPU溫度、GPU溫度和時間。
除了預設方案,玩家也可以自行個人化定製,全屏模式是2:1比例,需要找合適的素材,而分屏模式則是展示兩個由中間黑線分割的畫面,這些素材個人建議都可以去Wallpaper Engine找一找。
當然也可以換成你們喜歡的雕妹視頻~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顯卡ARGB燈效展示,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塗鴉風格的RGB燈光,點亮之後有一種霓虹燈看板的視覺效果,也不失完美襯托黑色的GEFORCE RTX LOGO。
底部是喬思伯ZB-360WR反葉風扇,由於是一體式設計,邊緣部分形成了流線型的ARGB視覺,重點是它能為顯卡能提供大量的冷風。
對於銳龍9 9950X3D來說,建議先更新最新BIOS版本再使用,B850M冰雕目前最新F3b版本,就有為2CCD Ryzen 7000 & 9000處理器有針對性調度優化。除此之外,B850M冰雕還有一個技嘉黑科技功能XMP/EXPO高頻寬,開啟之後可在不改變記憶體頻率情況下,自動優化記憶體時序,從而達到一鍵穩定提升記憶體性能的效果。
針對雙CCD的X3D處理器,各家主機板廠商也推出了X3D Turbo Mode,開啟後會關閉CCD 1和超線程,保留帶有3D V-Cache的CCD 0,對部分遊戲有進一步增強性能的作用,具體我們下面測試部分展開細說。
只要安裝的BIOS支援AGESA 1.2.0.3a,在主機板BIOS內SMU選項中就能看到CPPC Dynamic Preferred Cores,有這個選項意味著主機板就能自動根據使用程式負載不同CCD核心,當然別忘了還要配合最新晶元組驅動使用。另外如果想手動設置優先順序,直接選擇Cache(3D V-Cache CCD)或者Frequency即可。
配套展域SE的軟體是KANALI,它是支援系統硬體詳情顯示的,介面設計相當簡潔。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顯卡驅動是NVIDIA GeForce GameReady 572.83 WHQL最新正式版,室溫大致為26℃。
AIDA64記憶體和緩存測試,銳龍9 9950X3D配套DDR5 8000C40 24GB*2,開啟XMP理論效能
AIDA64記憶體和緩存測試,銳龍9 9950X3D配套DDR5 8000C40 24GB*2,開啟XMP疊加EXPO高頻寬技術理論效能
對於銳龍9 9950X3D,其實它和9800X3D一樣,因為配置了大緩存記憶體性能邊際效應會更明顯,尤其銳龍9更推薦搭配大點記憶體容量應付生產力——比如這套8000C40 24GB*2,並且異步8000頻率只要經過優化1% LOW幀會更穩定。開啟后EXPO高頻寬技術後,可見讀取、寫入、複製性能一路高漲,記憶體延遲也降到了71.5ns,以下均是開啟EXPO高頻寬的測試結果。
接著驗證一下這款主機能否充分發揮銳龍9 9950X3D的性能——使用CINEBENCH R23多核專案烤機30分鐘,在開啟PBO ENABLE狀態,9950X3D穩定在盡可能高的頻率(浮動在5.0~5.1GHz之間)所以會接近TJMAX溫度牆。
展域SE 240這款水冷從風扇和水泵轉速來看餘力尚有,畢竟軟顯功耗才234W,至於B850M冰雕表現也挺不錯,在無機箱後置風扇輔助情況下,軟顯VRM最高溫度和熱成像儀探測到的幾乎是一致——最高穩定在82℃左右。
持續30分鐘運行多核專案,銳龍9 9950X3D最終得分43534 pts,即便和X870E搭配的單輪跑分相比,差距也不過3%而已,實測證明這套緊湊MATX方案和9950X3D是完美契合的。
接下來還跑了一個經典渲染器專案V-Ray,銳龍9 9950X3D最終得分53993,和X870E就是相當的水準,也是AMD處理器的優勢專案——比較看重純大核心的規格。
談完CPU散熱表現接下來是顯卡,使用光柵和光追混合的專案Speed Way壓力測試驗證,最終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可通過率達到99.2%,最佳和最差迴圈分數僅相差0.7%,說明滿載頻率穩定度是相當高的。
得益於自身強大的散熱結構和機箱底部進風區域,壓力測試過程中GPU核心最高溫度為66.9℃,顯存最高溫度為70℃,風扇最高轉速2000RPM,顯卡功耗全程跑滿360W。
PugetBench Photoshop得分12662,PS是極其依賴CPU單核、其次看重記憶體性能的圖像處理專案,銳龍9 9950X3D憑藉著擁有全系銳龍最高睿頻,和9950X齊名斬獲該項目的冠軍頭銜,戰績可查當然不包括超頻~
PugetBench Premiere Pro得分15889,PR專案性能則是綜合CPU多核和顯卡引擎加速,銳龍9 9950X3D強大的16核心協同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的CUDA框架加速,不過可惜的是PR並不能完全充分利用到16核心32線程的CPU。
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UL Procyon的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SD1.5(FP16)文生圖測試中同樣強大,創建16寬度解析度為512X512圖像,每批次4幅,利用NVIDIA TensorRT加速,總體耗時僅20.39 s,圖像生成速度為1.274s/image,基本上就是秒出圖。
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UL Procyon的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大語言模型文本生成測試中,PHI 3.5、MISTRAL 7B、LLAMA 3.1、LLAMA 2分別得分5140、5430、4714、5207,表現相當優異。
銳龍9 9950X3D+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4K《真三國無雙·起源》預設最高畫質+DLSS質量設置下,平均幀數達到182fps,1% LOW幀132fps
銳龍9 9950X3D+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4K《漫威蜘蛛俠2》預設極高畫質+終極光追(DLSS光線重構、Transformer模型)+DLSS品質+幀生成,平均幀數達到76fps,1% LOW幀51fps
銳龍9 9950X3D+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4K《賽博朋克2077》預設光線追蹤:超速畫質(Transformer模型)+DLSS品質+4X幀生成,平均幀數達到188fps,1% LOW幀141fps
銳龍9 9950X3D+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4K《心靈殺手2》預設最高畫質+極致光追(Transformer模型)+DLSS品質+4X幀生成,平均幀數達到116fps,1% LOW幀80fps
在以上四款大型3A單機遊戲中,這套旗艦組合無疑可以完美勝任包括那些路徑光追大作,另外也能從OSD監控資訊中看到銳龍9 9950X3D的CCD 1核心佔用率是趨向0%,優先順序都在帶有3D V-Cache的3D V-Cache的CCD 0核心上。
銳龍9 9950X3D+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4K《絕地求生》自定義三超高畫質100%渲染,平均幀數達到346fps,1% LOW幀230fps
銳龍9 9950X3D+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2K《絕地求生》自定義三超高畫質100%渲染,平均幀數達到466fps,1% LOW幀317fps
銳龍9 9950X3D(開啟X3D Turbo Mode)+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在2K《絕地求生》自定義三超高畫質100%渲染,平均幀數達到497fps,1% LOW幀304fps
在吃雞這種電競遊戲裡,這套旗艦組合能輕鬆適配300HZ以上刷新率的顯示器,尤其推薦2K解析度,比4K還要多100fps+,同時1% LOW幀都快追上4K解析度的平均幀!
如果是開啟X3D Mode,此時CPU就會變8核8線程規格且帶3D V-Cache技術,吃雞可完全吃滿CPU性能資源,相比2K解析度預設時還要提升6%平均幀,不過CPU佔用率會比較高,所以建議大家在合適的遊戲使用場景再啟用吧。
銳龍9 9950X3D核心調度策略是相當智慧的,即便識別到的是遊戲程式,但在著色器渲染環境需要盡可能用到CPU性能,亦可將把銳龍9 9950X3D幾乎全核心跑滿來換取更短的渲染時間,而著色器渲染完正式進入遊戲后,核心優先順序又會重新回到3D V-Cache CCD上。
最後比較值得一提的是TRYX創氪星系這款KANALI調控軟體,在UI設計簡潔清爽之餘,功能模組也相當豐富,預設3D視頻是通過滑動的方式選擇,目前包含官方和玩家作品總計提供了15個預設3D視頻可選,在下方則是系統信息顯示選項,可為螢幕加入雨天和煙霧濾鏡,也支援鏡像和瀑布模式,不過瀑布模式目前適配的3D視頻只有一款~
值得一提的是,展域這款水冷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在KANALI軟體點上方的客服圖示就能聯繫官方人工客服,硬核在半夜12點半突然想提個建議,沒想到馬上就得到回應了,這樣的VIP售後服務是相當到位了~
CPU就是這顆銳龍9 9950X3D,它的CCD 0核心採用了第二代3D V-Cache技術,搭載16核心32線程,形成了9700X+9800X3D類似結構,包裝設計也明顯和普通銳龍有所區分,中間的裝飾區域也是有所變化了~
主機板就是技嘉這款B85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冰雕,和其他B850M首先一判高下的就是它採用了真正意義的純白主題,白色區域不僅包含PCB和散熱裝甲,而且覆蓋了卡扣、插槽、介面一切可處理的元件。其他部分,它在散熱裝甲上採用了AORUS鏡面LOGO和素描圖案,觀感和質感都不錯的。
B850M冰雕供電區域覆蓋了大面積散熱裝甲,並搭載強化熱管和導熱墊,主機板擁有12(VCORE) +2(核顯)+2(輔助)相供電規格,前兩者還採用了最大電流支援到60A的DrMOS,上述長達30分鐘的滿載測試足以證明這款主板來帶9950X3D是毫無壓力的~
主機板擁有標準MATX版型的四根DDR5記憶體插槽,標稱最高可超頻至DDR5 8200MHz,最大相容256GB容量記憶體,本文實測搭配DDR5 8000C40 24GB*2記憶體套裝確實也是能夠穩定運行~
B850M冰雕搭載一根有金屬加固的PCIe 5.0X16顯卡插槽,位於第一槽的優化設計,支援使用更方便的顯卡快易拆功能,最下方的全長插槽則支援到PCIe 4.0X4,可相容其他第三方設備或者擴展卡。
主板I/O介面一覽,配置了DP 2.1、Q-Flash Plus按鈕、4*USB 2.0、5*USB 3.2 GEN 1 Type A、1*USB 3.2 GEN 2、2*USB 3.2 GEN 2 Type A、2.5G有線網口、Wi-6E無線端以及三組音訊口,值得一提的是Wi-Fi天線也是支援快易拆設計更人性化。
本次裝機顯卡源於七彩虹這款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它採用了Hip-Hop嘻哈藝術風格打造,獨特的粉紅線條設計、半透明鐳射區域再結合,能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律動,正面採用三顆雙滾珠軸承的環型風扇設計,支援正逆旋轉和智慧啟停。
顯卡側面採用了盡顯潮流藝術的塗鴉風格,並支援RGB燈效,點亮之後頗有霓虹燈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GEFORCE RTX採用了黑化底色,結合後面疊加的塗鴉背景,通電之後能巧妙地凸顯LOGO。
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配備全面覆蓋的金屬背板,表面也覆蓋了塗鴉風格LOGO,核心GPU部分還採用了加固支架設計,可GPU壓力分佈和緊密度,尾部有貫穿風道設計,有利於風道流暢。
顯卡尾部也是採用對應的塗鴉藝術設計,保持整卡絕對一致的調性,細節處理是挺到位的~
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擁有DP 2.1b*3+HDMI 2.1b*1視頻輸出介面,可滿足多屏顯示和高解析度需求,當然還少不了iGame特色的一鍵超頻按鈕,按下后可讓顯卡處於最高Boost頻率2655MHz。
TRYX創氪星系展域SE 240 ARGB水冷,和旗下的展域最大區別在於水泵方案採用了更實惠的Asetek Adela,其他細節方面還有一些改動,最具賣點的曲面屏硬體是完全不變的,比較適合那些想省下一些預算但又想要曲面屏的朋友。
展域SE 240 ARGB搭載了一塊6.5英寸、2K解析度、60HZ以及亮度達到500 Nits的超大曲面螢幕,在其他細節方面,它採用了更好的貼合工藝保護螢幕,並具備AG防反光塗層,能最大程度避免機箱內其他光源的干擾。
螢幕背面可見散熱孔面積覆蓋完全,可保證這塊AMOLED屏長時間穩定工作,它還具備特別的磁吸支架,方便拆装之余也可迎合不同装机方案匹配的冷头朝向,其中瀑布模式就是在90°旋轉水冷頭實現的。
水冷銅底預塗了矽脂,並在冷頭部分已經預裝了Intel & AMD通用扣具,在更換平臺無需換裝扣具且安裝步驟也得到了精簡。
展域SE 240 ARGB配件一覽,包括整合供電線材、2g容量的α-01導熱矽脂、冷排螺絲、螺帽、彈簧件、Intel底板以及AMD扣具。
在去年體驗展域360 ARGB的時候,Intel扣具還是採用那個反人類的ASETEK公模方案,現在看到是完美改進了,並且加入了彈簧件,在最後固定冷頭擰螺帽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力度問題,因為有了彈簧就是自緊設計了~
這次電源採用海韻CORE GX-850 ATX3來驅動,是2024年更新的不同版本,它採用了海韻獨創的OptiSink高效導熱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電源內部的散熱效能更好了,尺寸可以做到140X150X86mm(LXWXH)緊湊體積,內部搭載120mm規格的HDB液壓動態軸承風扇,支援S2FC智慧溫控。
CORE GX-850 ATX3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12V單路達到70A,總計最大額定功率為840W,電源符合ATX 3.1和PCIe 5.1規範,可承受數倍的整機和顯卡瞬時功率,它還支援海韻SDP智慧雙重保護技術,大大保證了極限負載時的穩定和安全性。
全模組介面設計,具有分區標識,包括三組CPU/PCIE通用介面、兩組24pin主機板供電介面、三組MOLEX介面以及一個原生PCIe 5.1 12V-2X6介面。
CORE GX-650 ATX3提供全套PVC壓紋工藝的模組線,編織質感更軟,走線容易使裝機更美觀,模組線包括1*24pin供電、2*(4+4)pin CPU供電、1*16pin to 2X8pin PCIe供電、1*6+2pin PCIe供電、1* 12V-2X6 16pin PCIe供電、2*SATA以及1*大4pin這些類型,其中PCIe供電線材採用了用料更足的16AWG線徑、H++合金銅端子。
以上就是這套僅24L體積、純白配色的旗艦小鋼炮緊湊方案,它採用了目前最強消費級處理器銳龍9 9950X3D,搭配技嘉B85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冰雕主機板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80 Ultra W OC顯卡,生產力和遊戲體驗都是極佳的。
核心思路就是選擇供電靠譜的B850M主機板以及壓得住U的CPU散熱器,再套一個緊湊全能的MATX機箱,當然你亦可以像本文一樣,為了追求獨特的視覺效果,可以把主機板省下來的預算加到展域SE 240這款擁有曲面屏的水冷上呢!本文到此結束,歡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