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超級外援已失效,不再是靈丹妙藥!本土球員才是取勝之道
更新于:2025-04-07 01:48:24

常規賽的作用,是檢驗練兵成果與排定座次。而季後賽的存在,則是為了決定某一支球隊的晉級與淘汰。因為季後賽是決戰,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所以即使是在常規賽上明顯佔據優勢的一方,也不一定就會在季後賽的較量中佔到便宜。例如——山東男籃能夠在常規賽中“四殺”北京北控隊。但是,一旦來到了季後賽的舞臺上呢,他們在面對同樣一個對手之時,卻連最關鍵的首個主場都沒能守住!

再例如——上海久事男籃。他們在這個賽季當中,簡直可稱之為是廣東隊的“最大剋星”了。但在季後賽的G1中,卻也沒能延續常規賽上對廣東的那些所謂優勢。所以相對輕鬆、開放、包容、友好的常規賽,與殘酷的季後賽就完全不是同一種比賽!這個級別的較量在對抗烈度上,比賽節奏上,心理承受力上,容錯率上都達到了極限。超級外援已失效,不再是靈丹妙藥!本土球員要不等不靠站出來,才是取勝之道!

兩天四場季後賽戰罷,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之印象。那便是能夠決定季後賽成與敗之關鍵,乃是本土球員,而並非是什麼所謂的——“超級外援”。譬如——青島男籃在主場拿下了浙江隊。其得分最高者,就是狂砍了36分的本土球員王睿澤。而在廣東隊擊敗上海久事之役中,本土球員胡明軒則成為制勝的關鍵人物。另外在北控驚險擊敗山東之際,命中最後關鍵球的人,也是國內球員張帆。

現如今在CBA聯盟當中,優質外援可以決定一支球隊的下限。但是國內球員則能夠決定著該球隊的最高上限。因而同時擁有三、四名高水準外援的俱樂部,均有可能殺進季後賽。但是若想在季後賽中避免一輪游,那國內球員的發揮與陣容深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因而,主帥們才會如是說。邱彪:“從自身找原因,認真分析復盤,積極備戰提升”杜鋒:“我從不看外界對我們的評價,球員打的球都是圓的。誰身體狀態好,或身體有不舒服,有點傷病啊,外界都不知道。……他們努力在場上做貢獻就夠了。”(對酒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