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太空人乘組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已經超過了五個月的時間。在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後,他們稍作調整,便迅速投入到接下來的在軌任務中。近日,三名太空人繼續高效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驗、試驗以及應急救生訓練,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太空日常”。
在上周的工作中,太空人們成功完成了元器件與元件艙外通用試驗的相關任務,包括裝置進艙、樣品回收、組裝測試及二次出艙等步驟。這一專案所獲取的參數和在軌特性數據,將與地面驗證數據進行綜合比對分析,從而評估其在軌應用效能,並為高性能空間應用元器件的研發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援。
與此同時,太空人們還按計劃開展了空間站管道檢測機器人的在軌試驗驗證。他們利用機器人實現了通風管道內的圖像檢測,為空間站管道的自動檢測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試驗驗證了適應多種複雜管道的機器人機構設計,以及複雜管道環境下機器人的多級協調全身運動控制等關鍵技術。
在航太醫學實驗領域,太空人們同樣取得了顯著進展。他們完成了血液採集、離心處理、冷凍保存等一系列操作。這些血液樣本將被送回地面,供科研人員開展骨代謝交互調控、航太整合組學、空間節律與睡眠等多項實驗研究。太空人們還參與了微重力關係認知項目的行為和眼動實驗,通過使用專業設備記錄眼球運動特徵,以研究空間微重力環境中人類對關係的認知規律及其神經基礎。
為了提升應急能力,太空人們還完成了艙內壓力服快速穿脫訓練,進一步提高了在失重狀態下的操作熟練度。相關數據也為完善緊急撤離預案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他們還高效完成了再生生保系統相關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並接受了血常規、血生化、質量測量、眼壓及眼底檢查等一系列醫學檢查。
太空人們還積極開展了對抗失重環境對人體影響的研究。他們通過在軌鍛煉結合相關儀器設備的方式,探索有效的對抗措施。同時,在微重力物理科學領域,他們也完成了多項實驗操作,為科學研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