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邢臺日報
本報記者周林
山間,騎行者的剪影掠過蜿蜒路徑;田間,金黃花浪隨風起伏;泉邊,溪水叮咚漫過青石。清明小長假,人們出遊熱度高漲,市民、遊客在山水林田湖中感受美麗春天,盡情踏春賞花享勝景。
4月5日,信都區抗大路上,騎行愛好者們穿梭於山間,車輪碾過賽道,揚起細碎的晨光。遠處層疊的山巒被桃花與連翹染成金粉相間的花毯,山風裹挾著花香拂過騎行者的衣角,勾勒出一幅“紅川綠谷”的春日畫卷。這條蜿蜒於太行腹地的抗大路,不僅是我市文旅的“動脈”,更串聯起山水林田湖的生態脈絡。
以“太行山文化旅遊帶”為軸,信都區正加速完善文旅版圖。抗大路、連湖路等旅遊幹道如絲線般串起大峽谷、紫金山等景區,加快將太行山高速打造成優質“旅遊專線”。
今年以來,信都區以建設“太行山文化旅遊帶”為引領,聚焦大峽谷景區、英談古寨、抗大陳列館、前南峪景區等點位,進行景觀修復、精品民宿建設、沉浸式互動體驗打造等提升工作,推進實施抗大培訓基地、清家溝隧道、抗大路西線、自行車運動文化產業園等基礎設施提升工作,全力將信都打造成河北“旅遊+運動+康養”優質目的地。
在沙河市十里亭鎮的紅薯嶺景區,萬畝油菜花海正在上演金色狂歡。帶著孩子來寫生的市民王倩說:“往年要南下追花,如今家門口就有‘立體油畫’!”據悉,沙河市連續舉辦多年的油菜花賞花季和秋映太行賞葉季文旅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我市文旅新亮點。為充分發揮油菜花的文化和旅遊價值,增添賞花樂趣,今年沙河市“紅薯嶺油菜花”賞花季還將與音樂會、展銷會、街區美食品鑒、文藝演出等活動相結合,打造消費新場景,讓遊客解鎖別樣的賞花體驗。
扁鵲故里內丘縣,則飄散著中醫藥文化的馥鬱。扁鵲客棧內,外地遊客趙昭芹輕抿酸棗芽茶,細細端詳崖柏助眠香囊:“沒想到旅行還能‘治失眠’。”作為扁鵲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內丘縣依託當地丘陵、山區植被等豐富的自然稟賦,深化完善健康睡眠服務、健康飲食服務、運動養生服務、文旅休閒服務等板塊,推行“旅居+康養”融合發展模式。
而在百泉鴛水公園,市民、遊客蹲在珍珠泉邊,看泉底細沙隨水流翩躚。公園以“聽泉、弄泉、品泉、悟泉、吟泉、賞泉”六大泉文化旅遊功能板塊為核心主題,成了市民遊客爭相打卡的新賞泉勝地。依託歷史文化和泉水資源稟賦,我市加快謀篇佈局“泉”文章,讓遍地泉水的旖旎風光與繁華生機,賦予城市新內涵。
山風穿城而過,帶著運動賽道的活力、康養基地的藥香、油菜花田的蜜意和泉水叮咚的清澈,將邢臺文旅的春之交響樂推向高潮。這座城市正以“紅川綠谷”為調色盤,在太行山上描繪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融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