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點瓜種豆,正是田間農作物種植好時節,精耕細耙,整理土壤,選種備種,迫在眉睫。
農諺說,好種出好苗,好苗產量高,想要瓜果蔬菜獲得高產、高質、高效益,就要選高品質種子。
選擇購買種子過程中,包裝袋最常見的顯著提示語就是“本種子是一代雜交種,不可再留種”,說明該種不能自留自用。
這把部分人想自留自用的想法扼殺在萌芽,是制種企業想保護智慧財產權,以便能夠持續的向農戶兜售種子,獲得高額經濟效益。
還是只是善意的提醒,同購買到種子的農戶闡釋態度,企業履行告知義務,自留種的品質不能保障,造成的惡果和制種企業無關。
其實,常規的品種,是能播後留種的,忌留種的是一代雜交種,購買的雜交種,就要慎留。
雜交種的優勢。常規品種是自留種,屬自交系,通過多代自交而形成的種子,品種間的差別不大。相較常規品種,雜交種優勢明顯。
雜交種培育是選擇父本和母本,通過雜交,促使一代雜交種能兼具二者的優勢,如高產、抗病蟲害、抗旱抗寒和抗倒伏等。
雜交種的劣勢。雖然雜交種兼具雜交的父母本的優勢,但缺點是這種性狀優勢不能完全遺傳給二代、三代的雜交種。
而且,雜交留的種子,還會出現近交衰退的問題,即原來具備的優勢降低,如抗倒伏能力變弱,口感由甜香變成酸澀,果實變畸變劣。
以良玉99為例,一代雜交種具備耐密植、品質優、強抗病和高抗倒的特點,而二代三代雜交種就可能是品質差、抗病能力弱、易倒伏。
除雜交種,大棚種的果蔬,同樣不能留種,這是因棚內是設施農業,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有標準和保障,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逆境,促使植株獲得優良的成長環境。
這樣雖能保產提質,但問題是植株沒通過外界的自然環境鍛煉,抗逆能力弱,大棚內種植的種子用到露天種植,效果就是差強人意,不能獲得理想的產量品質。
無論是食用蔬菜,還是瓜果、玉米、小麥和大豆等,常規品種留種都要能合理選種,注意晾曬和科學貯藏。
合理選種。選種要關注植株長勢,遴選出性狀優良的植株留種,如植株貪青晚熟,病蟲害感染、空癟和早衰等問題,就別留種。
因為這類植株的果實,成熟度低,飽滿度和光澤差,種到田裡發芽率差,還傳播病害,造成弱苗病苗。
適時收穫。留種植株,葉片大部分變黃,底部葉片脫落,籽粒飽滿,外觀正常,保證發育完整,就要單獨收穫。
注意晾曬。新收穫的種子,水分含量高,能達到30-40%,無益貯藏,要通過晾曬把種子的含水量降低。
晾曬溫度過高,如放在水泥路面、鐵板和柏油路暴曬,種子會被曬傷;連續降雨天,就要放在遮雨通風處,勤翻動,受潮發黴,就不能再用來當種子。
科學貯藏。因種子,含有水分、蛋白質等物質,貯藏要保持乾燥通風,避免預留種子過度吸收水分。
這就要定期檢查,確保種子溫濕度適宜,當貯藏環境里濕度和溫度過高,就要晾曬除濕,謹防造成黴變和發芽的種子。
而且,貯藏種子要遠離化肥、農藥等具備揮發性的物質,這類物質會侵染種子資源,降低發芽出苗率。
精選種子。就算是通過科學合理的選種,貯藏,同樣有品質差的種子出現,播種前要篩掉破損種和黴變染病種。
只要篩選出粒大飽滿、色澤鮮豔、無病蟲破損的種子資源,再按照種子的大小、品質分級分類播種。
要提醒的是,自留種雖然能壓降種植成本,但常年混雜,品種退化,減產降質問題突出,定期更換種子就很有必要。
因此說,選種用種是大事,要深知“捨得一口,還你一鬥”的道理,別因想省小錢,貪圖便宜,購買到劣質種,破大財。
如是網購種子,要認真檢查種子介紹和廠家的生產銷售資質,認准品牌和優質店鋪,別被無良的商家坑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