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釣鲫魚,掌握草灘4個要點,狂拉大板鯽!
更新于:2025-04-05 12:41:52

春季是鯽魚的繁殖期,所以是大鲫魚最好釣的季節。因為大鯽魚在繁殖期之前需要大量進食,經常會在淺水區域出沒,這跟淺水比深水暖和,並且有豐富的食物有關,而鯽魚的繁殖也是在淺水進行的。鯽魚的繁殖跟多數魚類不同,魚卵需要附著在水草莖稈上,所以說驚蟄到清明之間的仲春階段,以釣水草區域是最佳的選擇。

一、時機

春季釣鯽魚要注意水面的變化,因為不同的水面升溫不同,水中的鯽魚恢復進食的階段也完全不同,大致上有從小到大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春季釣鲫魚是從比較小的水面開始的,比如小池塘、小河溝之類的地方,然後才是升溫慢的更大水面。這裡面還有一個特點,小水面鯽魚的密度一般都會更大一些,但是鯽魚的個頭會比較小。大水面鯽魚密度小,但是常有體型較大的鯽魚。小水面出魚的時間比較長,大水面出魚的時間比較短。經驗來看,一些比較長的野河,不是太寬也不是太窄,這種水面會更適合釣魚一些,數量多而且個頭不小。

二、釣位

如果水中沒草,小水面同樣會有鯽魚,不過鯽魚的個頭一定會偏小一些。水草不但是鯽魚的避難場所,也是鯽魚的產床,所以相對來說有水草的水面鯽魚個頭一定會大一些。在春釣鲫魚時,釣水草是最簡單而且有效的釣點選擇方法,但是要注意要找安全性高,並且有比較暖和的水草區域。因為仲春階段水溫不高,鯽魚逐溫的特點依然非常明顯。適合向陽的方位找水草,而且最好是找沉水植物或者是挺水植物,莫要釣浮草。如果水草比較稀少,可以找找樹樁、倒樹之類的障礙物,這種地方也適合鯽魚躲藏和繁殖。

三、釣組搭配

仲春階段野釣鲫魚的最大特點就是釣淺、釣水草,從這個角度來說最實用的釣法就是長竿短線七星漂釣法,這種釣組的優勢就在於釣各種淺水以及障礙物。浮漂不存在翻身、站立的概念,窩點面積只有碗口大小也能輕鬆垂釣,這是其他釣法比不上的。七星漂還有睡鉤、朝天鉤之分,在春季釣鲫魚時差別並不大。朝天鉤的優勢是掛活餌,睡鉤的優勢是米飯粒、灰面、蠶豆粉等素餌,這些素餌要到晚春階段效果才會更好一些。魚竿不用太長,有個十米左右就足夠了。魚線3米以內,最好是選用子系的魚線。

四、釣法

選擇合適的窩點打窩,在釣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死守一個窩點,要採用多窩的方式走釣。因為鯽魚要是躲在障礙物中的話,就不會進行太大的覓食活動。原因是水草等障礙物首先是比較安全,其次是有較為充足的食物來源,小蝦、昆蟲、嫩芽都是鯽魚的食物來源。再說鯽魚本就是進食量不大的魚類,所以不需要進行太大範圍的覓食活動,那麼一個窩點能夠吸引的鯽魚就非常有限了。窩料使用酒米就可以了,一定要使用小米等小顆粒的東西製作酒米。打窩之後適當養窩,不要發窩就馬上釣,讓窩點中剛進窩的鯽魚吸引其他鯽魚進窩,這樣窩點才能不斷口。

多窩走釣一定要配合養窩,這樣才能做到連竿不斷的效果。養窩的要點就在於確保窩點有少量食物,以及少量的存量鯽魚,所以離窩就要補窩,不要等沒口才補窩,不收桿之前不要把魚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