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也稱三月節,踏青節,是在每年的4月4號-6號之間,其是暮春當中的一個節氣,所以時間並不固定。這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為數不多的以突出人文內涵為主的一個節氣。清明是春季當中的祭祖大節,這一習俗古來有之,在民間深受重視,屆時很多身在遠方的人們都會盡可能回到家鄉,禮敬先祖,表達感恩與思念。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看,清明節也是一年當中難得的團聚之日。
美食是對傳統節日的準確表達,不同的日子當中都流行著與之相應的食物。提到清明節,你會想到哪些食物呢?或許是麵條,青團,田螺,饊子……當然在北方的很多地區,一定不能少的還是餃子。其是人們祭祖時要用到食物,也是與家人團圓在一起時要吃的食物。其蘊含著團圓美滿,吉祥,納福等諸多美好之意,為節日增添了隆重的氛圍感。
當然清明來臨之際為節氣更替之時,氣候往往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低溫陰雨的天氣也很常見,那麼這樣的時刻吃些餃子,可以溫暖脾胃,讓人更加舒服,加上其包入了各種應季的菜餡,又滿足了營養的需求。所以餃子也符合清明時節的養生之道。
餃子的味道全在餡料裡,人們在調餡的時候嚴格遵循著應季的原則,這個時節萬物繁盛,可以入餡的食材也非常多。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3種,正所謂“3餡不上桌,福氣不進門”,過節吃餃子圖個好兆頭,你也試試吧~
第1種:薺菜餡——聚財
1、作為一種綠葉菜,薺菜本身是比較蓬鬆的,所以要多備些,將其分別摘一摘,去掉雜草雜葉等,先用鹽水泡泡,再換水洗兩三次,直到其中的雜質都被洗掉,將其瀝干待用。
2、在鍋里多加些水充分燒開,將其倒在裡邊,補充一點油,煮透后撈出來,在涼水中冷卻降溫。
3、其中的含水量是非常高的,將其攥掉後,再進一步切碎待用。
4、準備一些牛裡脊,攪碎之後先在盆中調味,先加入蛋清一個,姜蓉適量,生抽,鹽也放進去,充分地攪拌,令肉餡將所有的料都吸收。
5、熟油的是調餡所不能少的,繼續在肉餡中加點蔥花,胡椒粉,接著將燒透的熱油淋到裡邊,這樣香味會更加充分地釋放出來,進一步攪勻。
6、將薺菜扒拉開,然後撒到餡料當中,同其一起攪拌,令菜和肉混合勻了,嘗嘗味道,適宜後即可開始包。
第2種:韭菜餡——久財,長久
1、這個時節正是春韭上市的時候,其香味兒弄,口感能,包餃子是最經典的吃法之一。將其每一根都摘到,再進一步洗掉泥土,雜質等,水分要徹底瀝干,繼而切碎。
2、準備出一些鮮蝦,逐一把蝦仁剝出來,清掉雜質後,沖一衝,待乾淨以後,剪成小段,並加生薑腌一會兒。
3、再來準備雞蛋,首先要將蛋黃和蛋清充分攪拌到一起,接著把鍋里的油熱透,將其倒在裡邊去炒,凝固之後,進一步剪一剪,將其剪碎一些。
4、把雞蛋盛到碗裡,將其涼透,另外在鍋裡繼續燒點油,並放蔥花,繼續加熱,讓香味出來,關火后也要晾涼了。再將三樣食物放在一起,把油淋進去,調些鹽,充分攪拌,混合勻了,味道也調好了,就可以包了。
第3種:春筍餡——節節高升
1、首先準備春筍兩三根,一一剝出來之後,先簡單切成大塊。是鍋里加水燒到沸騰,把筍倒裡邊,煮兩分鐘后撈出來。
2、接著將其放到料理機中,快速攪打成小顆粒的形狀,然後從里邊盛出來待用。
3、接著準備一些鮮肉,也在料理機中攪散,先在盆中進行調味,生抽,胡椒粉,鹽,進行攪拌,讓肉餡吸收入味。再將春筍放進去,另外準備些木耳也處理好,切碎后倒進去,蔥花多加一些,接著燒一大勺的熱油,潑到蔥花上邊。
4、接著通過筷子去攪拌,令所有的菜和肉都混合匀了,屆時酌情補充些鹽,把鹹度調整到適宜的程度,便可以開始包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讚,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