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車流量提升10%、車速提升3%、排隊長度下降5%……這是湖北省武漢市7個擁堵路口在社會級智慧體賦能后的顯著成效!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通用人工智慧論壇上,我國首個通用人工智慧大型社會模擬器發佈,這意味著交通等相關領域的管理與決策有了預演模型。
大型社會模擬器就是一個社會級智慧體學習和實踐的模擬模擬模擬類比平臺,它會利用多智慧體價值觀建模和數位孿生技術,精準推演社會運行規律,類比不同社會決策的長遠影響,為政府提供前瞻性預演。用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多智慧體實驗室負責人陳先生的話說,“大型社會模擬器的長處,是將那些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決策影響提前‘捕捉’出來。”
大型社會模擬器由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和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研發。為了對個體級智慧體和社會級智慧體進行精準建模,研發團隊採集大量脫敏社會運行數據,彙聚人口、企業、經濟發展、交通運行和基礎服務設施等5大主題,囊括企業特徵、人口結構、消費行為、社會經濟狀況等10余類核心領域以及170余項指標。基於這些數據,大型社會模擬器全面建模個體、組織、市場、政府、交通、公共資源六大社會要素,並實現交互演化。
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大型社會模擬器已經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智慧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發佈V1.0版本,並通過多維度數據融合與動態交互建模,構建了一個包含上百萬人的虛擬社會系統。而大型社會模擬器的發展目標,是構建更加高效、有序與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社會,用技術的方法服務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