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消費”因何火熱?不卷價格何以讓人“買買買”
更新于:2025-03-29 00:55:43

就在本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時,佩戴了AR眼鏡作為“提詞器”,再度點燃了原本火熱的人工智慧“百鏡賽道”。就在上周日剛落幕的全球三大家電及消費電子展之一2025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現場,粵企TCL、華為、1 More與蘋果同場競技,紛紛展示自家最新款AI眼鏡,引來觀眾排隊試戴體驗,未售先熱。AI眼鏡僅是當下國內“人工智慧+消費”中的眾多“人氣爆款”之一。

同在25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對外表示,在培育新型消費方面,要培育“人工智慧+消費”,促進人工智慧消費終端進千家萬戶、人工智慧商業終端進入千商萬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人工智慧+消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更是熱議“人工智慧+消費”的前景。

“AI+消費”因何火熱?不卷價格后,“AI+”消費產品何以讓人“上頭”,願意掏錢“買買買”?

未上市已火

創新“聽勸”解鎖市場新關鍵

3月下旬上海,2025AWE現場,“廣東造”雷鳥眼鏡展臺前,“人氣”爆棚。為了一試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首次在國內真機展示的雷鳥X3 Pro,排隊人群把展台圍個水洩不通,諮詢價格和能否與近視眼鏡搭配的潛在消費者中,既有中外專業採購商,也有週末逛展的一家老小,好不熱鬧。

“售價1799元起,重量39克,可拍照視頻、聽音樂,還能在手機中查看照片和影片。”同在現場,以現貨形式可發售的雷鳥V3 AI眼鏡,售價僅為千元級。記者試戴了墨鏡款,不僅顏值不錯,這款具備初級人工智慧的眼鏡甚至比現有的眼鏡更輕便,如果未來人機交互功能升級,不難讓人有“躍躍欲試”的購物慾望。

作為全國兩會期間的廣東“新三樣”之一,AI眼鏡就因TCL 創始人李東生佩戴上會火“出圈”。但僅有話題度和流量還不夠,技術創新如何賦能消費升級?

作為消費級AR眼鏡,即將上市的雷鳥X3 Pro是全球最小可量產全彩MicroLED光波導AR眼鏡。而1月初發佈的雷鳥V3在,這款搭載與阿裡通義深度定製的AI大模型的AI眼鏡,平均回應速度達1.3s,成為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熱銷的AI拍攝眼鏡產品。

“AI不應停留在概念,而應深度賦能生活場景。”TCL實業中國區總裁盧春水表示,今年AI眼鏡市場有望逐步走向成熟。

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將達到1280萬台,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市場表現突出,出貨量或將達到275萬台,同比增長107%。

要成為爆款,僅有了人工智慧+還不夠。如何解決特定人群的實際消費痛點?

在現場另一側,海爾布局人工智慧賽道十年的“AI之眼”系列新品展臺前人氣滿滿。讓洗衣機、烤箱爐具“長眼鏡”,讓冰箱、空調“有鼻子”,讓家居場景更智慧。

但記者探展發現,在人工智慧基礎上,“聽勸”是與消費者共情的“捷徑”。

日前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出圈”走紅正式“出道”,不少年輕網友在其社交平台評論區“許願”,希望海爾生產一款能分區洗衣服、襪子、內衣、鞋子的懶人洗衣機。主打“聽勸”,周雲傑看到評論后,安排工程師設計。為了讓三筒一起運行時保持平衡,洗衣機內部採用了AI動平衡技術,使得筒與筒協同運作。

由此,在AWE現場,這款長得像米老鼠卡通頭像、行業首創的一體三滾筒洗衣機正式亮相。不僅大筒可以洗普通衣物,兩個小筒可以洗襪子、內衣等小件。甚至再搭配抽屜式洗鞋機,就能“懶上加懶”,一次性洗外套、內衣、襪子、鞋子。這款定價不到5000元“聽勸”的AI家電新物種在AWE亮相三天就預售近10萬台。

來自廠商與消費者火熱需求共創的產品,才更有“青和力”,滿足當下的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和痛點。

泛機器人熱

不只幹活提效或將“情感陪伴”

普通消費者買一隻屬於自己的機器狗要多少錢?答案是可能僅需幾千元。

2025年春晚舞臺上,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穿花襖、扭秧歌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彼時,具身智慧概念首次“破圈”,街頭巷議。而僅在一個多月後,宇樹科技展出了起步價不到1萬元的具身智慧新物種、全球首款4D超廣角雷射雷達四足仿生機器人。這款接入大模型的Go2四足機器人不僅能避障巡邏,已在2025AWE現場靈活跳躍、與觀眾互動合影,甚至還跑到其他展位上“商演”,開啟打工賺錢之路。

帶著機器狗、機器人走一圈展會,跟觀眾已是現實,甚至對工作人員來說“見怪不怪”。

另一家參展的小型機器狗廠商表示,機器狗不只企業需求,個人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取快遞、托重物。不過完整配置下來,價格目前還需要2萬元。但需求不少,不少人添加微信,想個人化定製。

除了宇樹,海爾、TCL、京東星動紀元等國內一眾廠商展出了機器人產品。其中,海爾展出了國內首款面向家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它可以招手、點讚,甚至還能做到洗衣,澆花,插花,晾衣服等操作。雖然機器人進入家庭服務仍需要時間,但“無人家務”之路正開啟。

在千里之外的廣東深圳坪山,街道上彩色的環衛機器人早已出沒,它們能夠自主識別垃圾、自動返回基站倒垃圾並加水,協同配合完成複雜道路清掃工作……使環衛工人的作業強度和作業時間有所下降。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的風向標,今年AWE的一大特徵是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到家門口,從以往“物以稀為貴”到“家家有標配”進化。具身智慧的產業化進程正在探索日常生活的消費場景落地。

如何在一眾“機器人”產品中脫穎而出,差異化行銷或是關鍵一招。

萌萌的“廣東造”全球首款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Ai Me,一經首次亮相迅速成為2025AWE“寵兒”。創新的仿生設計和領先的AI技術,Ai Me不僅能與人進行多模態的自然交互,提供陪伴和擬人互動。

目前,該款“高顏值”機器人尚未量產,但已在社交平臺“出圈”。

實際上,除了“炫技”,當機器狗陪著主人在清晨一起跑步,當陪伴機器人用萌萌的眼神驅散獨居者的孤獨,意味著具身智慧正從“機器替代”走向“情感共情”,特別是單身經濟、老齡化催生的陪伴決口特別是單身經濟、老齡化催生的陪伴決口帶來消費新品。

方正證券測算,若2028年國內AI玩具滲透率達20%到25%,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這意味著在技術反覆運算、資本湧入與消費需求的三重共振,正推動“機器人”從新奇概念加速邁向千家萬戶。

產業規模近6000億元、年輕人熱捧

“人工智慧+消費”基礎厚實

消費市場需求也關係著賽道的冷暖。就在本周,京東、騰訊等巨頭也切入智慧賽道,讓賽道更加熱火朝天。其中,京東未來側重家用場景,現已成立相關營業單位。騰訊則領投了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明星公司”智元機器人。

《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初步構建了較為全面的人工智慧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這為發展“人工智慧+消費”打下了厚實基礎。

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以“人工智慧+”行動為抓手,通過深入實施數位消費提升行動,加速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實際上,機器人消費和家居家電消費的邊界正在融合,過去,消費者更注重家電的實用性和性價比,以滿足生活剛需;如今,消費者尤其年輕消費者對個人化,對科技含量和情緒價值的需求增長。

在被年輕人稱為智慧家電領域的“賽博大學”的B站,2024年,AI智慧家、全屋智慧、智慧家居等話題內容播放量暴漲8倍多,熱門話題 #別管!它超AI# 達到1.6億流覽。

“從概念走向了實際應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表示,AI已經成為推動家電和消費電子產業技術升級、產品創新和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驅動力。

正如《方案》所提出的,要“以高品質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

文、圖|記者 王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