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的鏡頭感高級在哪裡?
更新于:2025-03-31 17:13:15

作者 / 周燚

正在騰訊視頻 X 劇場熱播的《棋士》,其鏡頭感高級在何處?

用畫面敘事不用臺詞敘事

第 1 集開篇倒敘的“鍥子”有這樣一組鏡頭:

第一個鏡頭:航拍一亮紅色的警車在街道穿梭。畫外音交代:本市發生了特大信用社搶劫案。

第二個鏡頭:一個類似於《殺人回憶》裡那樣的鏡頭,崔偉蹲下身子(陳明昊 飾)望向不遠處的草叢(聯想上一個鏡頭觀眾知道了紅色的警車就是崔偉的車,這個鏡頭又暗示了嫌疑人是從草叢逃走了)。

第三個鏡頭:跟拍一個人在草叢中緊張逃亡。

第四個鏡頭:一個上半身赤裸的人回眸給特寫(觀眾知道了這個逃犯就是王寶強飾演的主角崔業)。

這組鏡頭好在哪裡?

第一,它用畫面而不是用臺詞敘事。《沙丘》的導演鄧尼斯 · 維倫紐瓦說,現在很多的電影充滿了大量的臺詞對話,很像電視戲劇,電影的本質應該是用畫面敘事而不是臺詞敘事,理論上,一部電影即便從頭到尾沒有臺詞,它也是成立的。

第二,它簡練又豐富。雖然每個鏡頭都比較簡單,但前後銜接起來就豐富了,讓觀眾聯想到了很多資訊。

第三,它開頭就映射了主題。崔偉的“向前看”和崔業的“回眸”,交代了貓鼠的對峙,兄弟的對峙。

積蓄情緒,無聲勝有聲

《棋士》裡很多鏡頭,積蓄情緒,無聲勝有聲。

比如“吃”的鏡頭。

第 1 集里有一個筆者特別喜歡的鏡頭:崔業獨自坐在窗臺,默默吃著本來給兒子買的肯德基,看著哥哥給兒子買的學習機,喝了一口悶酒。這個鏡頭,明面上不激烈,觀眾卻能看到崔業內心的壓抑和情緒的湧動。

第 3 集“吃橘子”也是類似的一個精彩的鏡頭。崔業給病床上的兒子喂橘子,問兒子橘子“甜嗎”?,隨後崔業自己也吃了一瓣橘子,露出了複雜的微笑。下一個鏡頭解釋了崔業露笑的原因——他要在秦曉銘的帳本上做文章了。

比如“照鏡子”的鏡頭。

崔業家庭、事業皆不如意,在洗臉臺上凝視著鏡子里自己的鏡頭,和《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凝視鏡子里的自己的鏡頭,有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扔東西”的鏡頭。

崔業圍棋大賽贏得了獎盃,崔業想把這份尊嚴和榮譽分享給兒子,於是向校長索要獎盃,而校長卻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假獎盃敷衍崔業。第 1 集中有一個鏡頭是崔業將假的獎盃扔到了垃圾箱,《棋士》前面幾集一直在耐心地鋪墊崔業“黑化”的外在環境和心理動機,而“扔假獎盃”這樣的看似隨意的鏡頭,在醞釀崔業的情緒上,是很有説明的。

比如“拎筆帽”的特寫鏡頭。

高淑華(王智 飾)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出國,王紅羽(李乃文 飾)遞上合同讓高淑華簽署,第 5 集收尾處鏡頭給到高淑華把拎開的筆帽又拎緊了的特寫,這個特寫鏡頭高明地表現了高淑華情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比如“背影推進”的特寫鏡頭。

在電影《喜劇之王》裡有一個經典的“背影推進”的特寫,情感非常豐富,非常有力量。

《棋士》第 7 集裡也有一個崔業的背影推進的特寫鏡頭。這個鏡頭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從觀眾的視角,崔業在王紅羽面前,從被動轉向主動進攻,逆轉棋局,這充滿了弱者逆襲的爽感;第二層,從王紅羽的視角,他望著崔業的背影,開始策劃陰謀;實際上到了後面的劇情,觀眾才知道這個“背影”還有第三層含義,這是崔業故意暴露自己,給自作聰明的王紅羽設下的局。

細節隱喻

《棋士》鏡頭的高級,還體現在細節隱喻。

比如“魚”的隱喻。

崔炎高叮囑崔業記得給他的魚缸換水,崔業回家看到“死魚”立馬聯想到了“人(秦曉銘)也離不開水”。

注意,前面的“魚”絕不是隨意的廢筆,第 2 集結尾一組非常驚豔的鏡頭就是關於“魚”的。

第一個鏡頭是:崔業給魚缸換水,換上了新的活魚(秦曉銘的身份被崔業利用上了,死人當活人用)。

第二個鏡頭是:崔業躲在遠處樹后看著火車站裡“貓追鼠”失敗後的哥哥。

第三個鏡頭是:崔業看哥哥的眼神疊化成崔業看魚的眼神,新魚兒在浴缸裡自由地遊趟(“新魚”象徵著“新生”,新魚自由游趟象徵著這場對決的暫時勝利)。

比如“烏龜”的隱喻。

小烏龜是金夏生(陳永勝 飾)的重要信仰物,第 5 集崔業卻把它扔到了海裡,崔業告訴夏生“烏龜養不活”。

這裡的“烏龜”果然不是閒筆!它鋪墊出了非常高能、爽感十足的第 8 集的隱喻性收尾——小烏龜飄向了大海,小烏龜不會死會活。

崔業和夏生迎來了刺激的、充滿活力的新生。

鏡頭的空間縱深感、多層次感

《棋士》的鏡頭,充滿縱深感、層次感、空間感。

比如竹林前那場戲,我記得首映當天,韓三平當場還特意稱讚過這場戲,他大意是說:哥哥和弟弟在前面交流,畫面後面是金夏生和秦曉銘在追逐,這種鏡頭的縱深感立馬就體現出來了,戲劇感馬上就有了,這就是電影感。

這種鏡頭的多維空間感、層次感,最早可以追溯到經典電影《公民凱恩》。

緊張氛圍的渲染

崔偉前來調查崔業,崔業和金夏生佯裝下棋,而崔業放錢的櫃子的門卻突然開了,緊張氛圍之下崔業卻強裝鎮定。

《棋士》劇中有很多“貓鼠遊戲”的緊張情節,類似於“櫃子門突然開了”這樣的沒有臺詞的鏡頭,是增強緊張氛圍的有效的催化劑。

流暢的“關聯性“剪輯轉場

關聯性剪輯,在影視劇裡面常見的一個是“開門”:門打開后,觀眾看到的卻不是預想到的內容,是另一個空間的另一件事和人,剪輯師靠這種剪輯技巧“欺騙”觀眾。比如周星馳《功夫》裡就有這樣的剪輯。

《棋士》裡也有類似的小技巧,崔業打開了秦曉銘房間的門,銜接的下一個鏡頭卻是崔偉進警局裡的門。

在《棋士》第 5 集中,導演又一次使用了這種小技巧,崔業的母親用鑰匙打開了儲物間的門,下一個鏡頭卻是崔業推開家門回家。

這種轉場小技巧的好處是:一是提高觀眾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二是通過相似物件的銜接,使得不同空間的平行敘事承接得更自然。

我們現在老說要打造充滿電影感的網劇,《棋士》這樣的有力量的鏡頭就是電影感的典型體現。

zsh762079852(微信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