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萬買墳景房,眼皮子底下就是幾百座,太糟心!”
更新于:2025-03-31 14:47:49

通州區金地北京壹街區多位業主近日向北京日報用戶端反映,新房交付在即,卻發現期待中環境優美的綠地洋房竟成了“墳景房”。“打開窗戶,眼皮子底下就是幾百座墳。”最近的住宅樓距離墓地僅約30米。業主頓足驚呼,被開發商的一紙“遷墳公告”忽悠了。記者前往現場了解情況。

現場

住宅樓離墓地僅約30米

“最近快收房了,我滿懷期待地來看新家。可一來就傻眼了,窗戶下邊是一大片墓地。”業主王先生說著,帶記者來到社區外的墓地。幾百座墓碑高低錯落,墳墓之間很緊湊,一些墓前還擺放著祭品。根據碑文,記者注意到,這些墓碑中較新的立於2024年。

墓地北側一路之隔就是金地壹街區6號地塊的住宅區,墓地與居民樓相距僅約30米。“小區現在還在建設收尾,馬上就要收房了。”王先生說,期待已久的新家變成了“墳景房”,這讓他感覺非常糟心。

據業主介紹,6號地塊約有140多戶居民,其中有3棟樓超30戶居民“開窗見墳”,視野直接受到南側墓地影響。墓地也在其他樓棟住戶的可見範圍內,但有一定遮擋。“中間這棟是樓王,買房時我特意選了位置最好的地方,以為對面是一片綠地,沒想到等交房時正對著的卻成了幾百座墓碑。”王先生無奈地說,當時看房時就是看中了這裏環境好,“周圍規劃了很多藝術街區,銷售員還組織我們參觀了附近的藝術工作室,拜訪了一些藝術家,氛圍很好。買房看沙盤的時候,沙盤上社區南側也是綠地。房子原本是買來給老人養老的,現在都不敢跟老人提新房的事。”

記者分別探訪了中層和高層住戶,透過窗戶放眼望去,視線範圍內墓碑林立。王先生說,南側窗戶沒有任何遮擋,是通風、採光、視野最好的一扇窗,如今不僅風景變成了墳景,安全問題也讓他擔憂。“這麼多墓,難免有人前來祭奠,一旦有明火燒紙可能還會引發火情。”

住宅區距離墓地僅約30米。

遭遇

買房前被承諾“肯定遷走”

據瞭解,金地北京壹街區由北京金地通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於2021年開工建設,以低密度洋房為特點,目前一期、二期住宅已經完成交付,三期6號地塊預計於4月30日交房。

業主黃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2023年購買的該社區期房,當時房屋仍在建設中,只能看到社區大概的位置。他在考察周圍環境時,並未發現社區南側一路之隔就是墳地。“當時工地周圍都做了很高的圍擋,根本看不到裡面的情況。”他告訴記者,合同中的項目周邊不利因素條款中,確實提及了小區東北側及南側各有現狀陵園一處,可能存在視線影響。“但並沒說明具體位置、面積和距離,銷售人員也沒明確提示過。直到臨近交房去了現場,從樓上往下看,我才知道墓地居然距離這麼近。”

多位業主對記者表示,對於社區南側的墓地並不知情,且購房時銷售人員從未提及此事。有業主說:“簽合同的時候,銷售人員一直說合同是有關部門審核過的制式合同,沒有問題,也無法更改,而且簽合同的時間很短,厚厚的一百多頁合同要簽名的地方特別多,關於墓地的內容就幾句話,在很靠後的位置,也沒有加粗或突出標記,都沒注意到就被催著簽完了。”

也有部分業主說,自己在購房時就已經獲知社區南側有一處墓地,所以特意進行了諮詢。“但銷售人員信誓旦旦地承諾墓地一定會遷走,我才決定繳納購房款的。”

業主提供的資訊顯示,銷售人員曾再三承諾交房前墓地一定會遷走,不會對居住品質有任何影響,並且表示和有關部門確認過,已經在聯繫親屬對墳墓進行認領登記了,且發佈了遷墳公告。為讓業主放心,還向業主出示了遷墳公告。

業主林女士當時仍不放心,還特意跑到現場去核實,發現墓地前的鐵門上果然張貼著這樣一張公告,便吃下一顆“定心丸”,最終繳納了購房款。但兩年過去,眼看就要交房了,社區南側的墓地不僅沒有遷走,墳還越來越多。

從屋內向外看,墓碑密密麻麻。

調查

一紙“遷墳公告”忽悠人

交房在即,當年承諾的遷墳卻絲毫沒有動靜。業主紛紛聯繫售樓處,林女士說:“銷售人員還是堅定地表示一定會遷走。只是在談到遷走的具體時間時模棱兩可。”心急如焚的業主四處打探,“一打聽才知道,我們被開發商忽悠了。”

業主從宋庄鎮民生保障辦公室瞭解到,社區南側的墓地為大興庄村集中埋葬點,是歷史形成的,早於小區開發40多年,且是全村唯一一處集中埋葬點,屬於村集體土地,性質為林地。現已建設總墓位共412個,已安葬墓位數量為358個。目前村內已無特殊用地可用於集中埋葬點的遷移。

既然如此,那之前銷售人員給業主出示的遷墳公告又是怎麼回事?記者注意到,銷售人員在2023年、2024年均向業主出示過遷墳公告。但細看這份公告,顯示的是“因通州區宋庄鎮雙埠頭村、大龐村、大興莊村等村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建設,需佔用大興庄村公墓,公墓內共有墓穴269座,目前有墓穴61座無法聯繫到親屬認領。因項目建設工期緊迫,請公墓範圍內未進行登記的墓穴親屬於2020年10月31日前與鎮政府取得聯繫。屆時,如未取得聯繫將由屬地村委會代為辦理墓穴遷移事宜。”

林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當初在墓地的鐵門外看到的公告與之類似,也寫明瞭要求一年內聯繫認領墳墓,但落款時間是2021年底,“我當時看了一下時間,以為遷墳工作已經開始了,加上我們三期交房比較晚,跟開發商承諾的入住前會遷走的說法基本吻合。”

劉先生表示,在2023年購房時銷售人員雖然告知了墓地的存在,但聲稱還有一些散墳需要親屬認領,結合公告里的資訊,也能自圓其說。“直到現在我們才意識到,這一紙遷墳公告其實是在混淆視聽。”

規自委通州分局答覆業主,社區外的集中埋葬點是由於金地壹街區社區建設徵地需要及保障大興庄村的安葬需求,原墓地以及周邊散墳於2021年1月統一遷到現墓地範圍內。業主這才恍然大悟——遷墳確有其事,但並非如銷售人員所說,是為了將現在的集中埋葬點遷走。恰恰相反,遷墳工作在2021年已經完成,目的正是為了配合專案開發建設,把社區範圍內的散墳遷出,並在社區外建設這處集中埋葬點,把墳全部遷至此處。

為證實此事,記者向屬地民生保障辦公室、拆遷辦、村委會等相關單位進行了求證。此前負責散墳遷移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項目建設前期的遷墳工作由第三方公司負責。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公司負責進行土地一級開發,即對土地進行整理,並由宋庄鎮對土地進行徵地拆遷,涉及範圍是目前社區“紅線”內的區域,土地整理完成後再通過競拍最終確定開發商。公司僅對社區“紅線”內區域負責,並不清楚目前社區“紅線”外的集中埋葬點是何規劃。大興庄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也表示,當時只是告知要佔用部分墳地,對於現在的集中埋葬點是否需要遷走並不清楚。

銷售人員向業主出示的遷墳公告。

進展

開發商建起15米高牆

事已至此,問題到底應該怎麼解決?開發商相關負責人對業主解釋稱,金地公司自開發建設後一直在努力同相關部門協商,也願意通過投入資金或其他方式推動解決此事,但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目前仍然未能達成。對於此前銷售人員承諾入住前遷墳一事,該負責人辯稱公司沒有故意誤導業主,“口口相傳,有人這麼說了,銷售人員可能就覺得是這麼回事兒吧。”

對此,業主諮詢了通州區民政局、規自委通州分局、通州區園林綠化局等單位,均表示此處集中埋葬點是未經審批佔用的林地。同時,宋庄鎮民生保障辦公室及村委會工作人員也表示,這裡是大興庄村唯一一處集中埋葬點,目前村內已無處可遷墳。考慮到村裡的現實需要,只能暫時在這裡進行安置。社區業主告訴記者,對此大家表示理解,但是無法接受開發商買房時的虛假承諾。

小區開發商經與大興庄村村委會協商,決定在該集中埋葬點四周建設高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社區住戶視線。記者現場探訪時看到墓地靠近社區的一側正在建圍牆。截至發稿,一座84米長、15米高的高牆已經壘起。然而,這一做法並未得到社區業主及村民的認可。業主認為,開發商建牆治標不治本,而村民也認為如今這處埋葬點空間狹小。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本端對此事將持續關注。

樓外正在建設高牆。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來源: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