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開啟“震動模式”?專家:地震活躍期需要科學界定
更新于:2025-03-31 13:28:04

央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王遲)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月30日20時18分在湯加群島(南緯20.30度,西經173.75度)發生7.3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3月30日23時04分,湯加群島(南緯20.30度,西經173.85度)發生5.8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

湯加群島發生7.3地震

當晚,廣東高州、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等多地地震消息衝上熱搜。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月30日20時24分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發生3.7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41.33度,東經83.76度。

3月30日20時46分在廣東茂名市高州市發生3.0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2.13度,東經110.98度。

全球多地頻發地震,再次引發有關地震活動進入活躍期的討論。

廣東高州發生3.0地震

四川大學自然災害預警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表示,科學界定地震活躍期需基於長週期、大範圍的觀測數據回溯分析,如評估特定區域年度地震活動頻次是否顯著偏離歷史基線。僅靠幾次地震活動就判斷“地球進入震動模式”不符合地震活動客觀規律,缺乏實證支撐。

他具體分析道,湯加群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構造活躍區,該地每年發生數次5級以上地震,本就屬於地震高發且活躍的區域。

而新疆、雲南、河北、廣東等地位於我國主要地震帶及構造活動區,根據區域地震活動特徵分析,其3地震的發生頻次和強度均符合地質構造背景下的正常能量釋放規律。

王暾建議,公眾要提高應急意識和能力,遇到地震不要慌張,平常要開啟地震預警功能,以備不時之需。

地震發生時,如果樓層太高或時間非常緊張,來不及離開房間,一定要第一時間拿起靠墊或枕頭護住頭部,屈身降低重心,躲到開間小、有承重牆的房間,並牢牢抓住牢固的物體,防止晃動。等到震感結束後,再迅速逃到室外。

如果本身就在戶外,要觀察周圍的環境,遠離樓房、立交橋、看板等高大建築,同時要小心高壓線、電線杆等設施,就近選擇空曠地帶避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