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的全運會乒乓球資格賽落幕。
不知大家想到沒?國家乒協敢於舉辦這樣的全運會資格賽,是對自己工作有信心的表現。用何卓佳的話來說,全運會是最難打的乒乓球比賽,在中國這個乒乓球王國里,誰也不知道哪裡會冒出一名怪球手來,把你打得落花流水。而如果國家隊員在這場資格賽中紛紛落馬,則沒有辦法向全國球迷交待。
最終通過本次資格晉級的男單和女單24名球員是這樣的(樊振東、陳夢等男女各8人無需打資格賽直接晉級):
男單:向鵬、徐晨皓、馬特、徐海東、廖泓然、孫聞、劉家良、黃友政、薛飛、周愷、牛冠凱、徐瑛彬、於何一、高楊、孫正、趙釗彥等16人通過正賽晉級,魏世皓、陳俊菘、周雨、趙子豪、程靖淇、王楷博、袁勵岑、陳垣宇等8人通過附加賽晉級。
女單:錢天一、孫銘陽、王添藝、范思琦、縱歌曼、臧小桐、李雅可、胡麗梅、石洵瑤、楊屹韻、劉斐、朱培育、孫藝楨、齊菲、馬小惠、何卓佳等16人通過正賽晉級,朱思冰、劉煒珊、袁雪嬌、陳熠、張翔宇、王曉彤、范姝函、楊詩璐等8人通過附加賽晉級。
可以說,海晏河清,劉國梁通過了這次考驗:一是獲得參賽資格的基本是國家隊隊員;二是個別沒能晉級的國家隊隊員,也是輸給了國家隊隊員;三是在國家隊隊員與省隊隊員的比賽中,基本是國家隊隊員獲勝。
這一方面說明我們國家隊訓練工作抓得好,訓練水平明顯比省隊高;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說明,我們國家隊選人用人的通道是公平暢通的,沒有看到搞“利益圈”的跡象。
為此,在職場摸爬滾打30多年、看透了人情世故的我,要對劉主席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前一段,網上有關於月半的一些傳聞,看到這個全運會資格賽的結果,我是一點也不信的。
但是,國乒也有一個隱憂,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那就是:培養物件或有偏差。
目前,國乒除了林詩棟和蒯曼外,男隊和女隊位置最靠前的培養對像是陳垣宇和陳熠,但遺憾的是,他們兩人這次都輸球了。要知道,這是全國爭第24名的比賽,輸球算是很慘的了。
陳垣宇在1/16決賽上2-4不敵趙釗彥;然後在附加賽上,面對完全沒有國家隊經歷的廣西選手王凱博,贏得也非常艱難,在2-3落後時,連扳兩局才艱難過關。陳垣宇今年在國際大賽上也是屢戰屢敗,鮮有勝績,培養價值值得懷疑。
而陳熠輸得還有些有情可原,她在1/16決賽上輸給了30歲的湖南選手胡麗梅,胡麗梅是削球進攻打法,且反手是長膠,這樣的打法對於年輕選手來說,確實有些聞所未聞。而且胡麗梅也是國家隊員,取得過較好的國際比賽成績。
重點培養物件輸一場球本來是小事一樁,但這件事背後是否存在定培養物件時的貓膩,才是劉主席時刻需要警醒的。只要哪一天,我們的國家隊員不是靠本事、靠贏球上位了,則意味著國乒的大廈離倒塌只有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