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為何成為野保圈頂流
更新于:2025-03-29 18:08:16

一隻受傷的小雪豹,牽動了萬千網友的心。經過20多天的精心救治,雪豹幼崽“凌小蟄”逐漸恢復生機。網友們圍攏在直播間中“雲探視”,共同見證了這場生命的奇跡。“凌小蟄”的走紅並非偶然。近年來,雪豹已經從鮮為人知的“雪山隱士”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物種,雪豹幼崽嬉戲打鬧、成年雪豹捕食岩羊的畫面頻頻登上熱搜。這種全民關切不僅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情一面,更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的直觀投射。

物種的保護與恢復,離不開科學監測體系的支撐。近年來,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機構在三江源區域約36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布設紅外相機監測網路,系統評估出區域內雪豹種群數量約為1002只。這一成果是全球迄今正式發表的最大尺度雪豹數量調查,為雪豹保護的未來提供了精準“底圖”。不僅如此,紅外相機的鏡頭還揭開了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神秘面紗:兔狲蜷縮在岩石後警覺地張望,藏狐頂著標誌性“方臉”悠然踱步,荒漠貓育兒過程被首次記錄……許多僅存於文獻中的場景,如今通過數千條影像資料走出荒野,在社交平臺掀起熱潮。科學研究與公眾熱情在此形成共振,讓物種保護真正成為一場雙向奔赴的文明實踐。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