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思聰
近日,雙遼市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涉及情侶關係的盜竊罪案件。被告人柴某因私自使用男友李某的手機,將其微信零錢中的13萬余元轉帳至自己帳戶,並刪除相關轉帳記錄,被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該案的審結不僅彰顯了法律的公正與威嚴,也為公眾敲響了警鐘,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增強法律意識,妥善保管個人財物。
案件回顧:情侶關係中的信任危機
據瞭解,柴某與李某原為情侶關係,兩人在交往期間關係密切。然而,柴某卻利用李某的信任,趁其不備多次使用李某的手機進行操作。在未經李某同意的情況下,柴某通過李某的微信帳戶,將零錢中的資金轉帳至自己的微信帳戶中。為掩蓋犯罪行為,柴某在每次轉帳后均刪除了轉賬記錄,導致李某在較長時間內未能察覺資金的異常變動。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李某在一次查看微信零錢明細時,意外發現多筆大額轉帳記錄,且收款人均為柴某。面對李某的質問,柴某起初以各種理由搪塞,拒絕承認轉帳事實,更不願歸還所轉資金。在多次索要無果后,李某無奈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審判:犯罪事實清楚 被告人認罪認罰
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迅速進行偵查,並依法將柴某傳喚到案。在確鑿的證據面前,柴某最終承認了自己私自轉帳的犯罪事實。案件經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移送至雙遼市人民檢察院。雙遼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雙遼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法院經審理查明,柴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構成盜竊罪。鑒於柴某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坦白情節,且其家屬已全部退還李某被盜錢款,並賠償了李某的精神損失費,取得了李某的諒解。此外,柴某主動繳納罰金,並自願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綜合以上情節,法院依法對柴某從輕處罰。
法院判決:維護法律尊嚴 警示公眾
雙遼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被告人柴某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法院在判決中指出,柴某的行為不僅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也破壞了社會信任基礎。雖然柴某最終認罪悔罪並積極退賠,但其行為已構成犯罪,必須依法懲處。
該案的審結不僅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正義,也為公眾敲響了警鐘。法院提醒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增強法律意識,妥善保管個人財物,避免因信任危機而引發法律糾紛。同時,法院也呼籲社會各界共同營造和諧、法治的社會環境,讓法律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法官心語:法律不容侵犯 信任需以誠相待
這起案件的審結再次表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同時,案件也提醒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信任固然重要,但更需以誠相待,切莫因一時貪念而觸碰法律底線。希望通過此案,能夠引起更多人的反思和警醒,共同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來源:雙遼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