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領風騷,現任單動圈超旗艦?HS2000MX MKIII
更新于:2025-03-28 18:52:16

這是一條從23年年底到現在,不間斷被提起的“單動圈超旗艦”耳塞,據說,很多使用者在入手它之前都是奔著多單元耳塞去的,但經過試聽對比以後又瞬間改變主意?經過我近一個月的把玩,得出了好幾個HS2000MX MKIII的核心優勢,咱們先來開個箱。

發現很多高端HiFi產品都習慣用木質包裝盒,比較有文創氣息。

從來不擔心acoustune是如何設計腔體的,這種複雜又精緻、還帶很強視覺衝擊力的腔體,極少有廠商具備此能力。像HS2000MX MKIII這種,算是把acoustune的招牌式設計給煉到爐火純青了,機械美學的外表,同時可換單元的“模組化結構”也增設了可玩性,並非花瓶。

插針當然還是Pentaconn Ear,這個小眾插針除了不好升級換線,在連接穩定性、拔插操作和耐用性上,那是一等一的好。送的這根配線倒是省去了換線的慾望,它和那些4股8股的編製工藝不同,這根名叫ARX500系列的8芯線直接裹成一整根,手感很好,防纏繞性大增,尤其是五金件和腔體本身保持了同樣的精緻感。插頭也是可以更換的,配備了3.5mm和4.4mm兩種規格,拔插手感比較緊密,很穩固。

HS2000MX MKIII作為一條定價高達1.9W的“動圈旗艦”,它的“單元配置”從數量和豐富程度來說,真沒有那些多單元超旗艦來的吸引人。但話說回來,喜歡acoustune、喜歡旗艦動圈的群體,也絲毫不會在乎你的內核配置是否誇張。就像我玩摩托車一樣,更傾向於本田、川崎、雅馬哈這些大貿進口,雖然配置相比國產車型顯得有點“智商稅”,但多騎過就知道騎行質感、順暢性、穩定性、質量這些“核心調校”才是拿捏使用者的根本。說白了,就是咱們天天喊的完成度是否夠高。HS2000MX MKIII給我的感受也是一樣,它的聽感符合我對一條“旗艦耳機”該有的幻想,聽感連貫成熟,渾然一體的三頻過渡,從均衡和雜食角度來說,也沒啥槽點,最最最重要的是,它聽起來比較“貴氣”,還真不是什麼心理加持,我拿來對比了很多2W左右的旗艦,HS2000MX MKIII它的聲音特質就是有比較明顯的貴氣感,讓人真切的感受到這就是動圈“高級”的樣子,我猜想,如果你從一些“猛烈型”的多單元耳機過渡到HS2000MX MKIII身上,你自己就會獲得一種審美進化的潛意識。

下面逐步剖析一番。我認為影響整個聲音貴氣感的頻段,在於HS2000MX MKIII的中高頻,尤其是中頻,堪稱靈魂。最開始找了首《Loving Strangers》來測試它的人聲,最初感受到的是HS2000MX MKIII帶來的解析力是真的高,嗓音的細膩顆粒感和氣音,是還原非常到位的,不過說實話做到這種表現一點不難,現階段很多耳機都可以做到誇張緻密的剝離感,甚至比HS2000MX MKIII定價便宜一半有餘的許多型號也可以。不過前面也說到,我們感受一件物品是好是懷,靠的是“整體的感受”,而不是單一某方面的突出。例如HS2000MX MKIII的人聲聽起來很清晰很HiFi,但它所還原出來的質感並不淩厲,不管是人聲還是高頻伴奏,聽起來很緻密但形體本身是非常流暢的,流暢到如水般絲滑,真不是吹,這個人聲屬於聽起來越來越毒,越聽越上癮的程度。它和之前評測的HS1900X有些區別,HS1900X的人聲略微犀利,密度極高延展很強,HS2000MX MKIII則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人身的氣息穩健感和厚度,齒音實際比HS1900X要少一些,那種口齒音接末尾的“纖細感”會砍去一些,這反而換來了更加大氣的表現。

再往上走,它的高頻注重扎紮實實的華麗感,倒是不那麼“躁”,沒有靠撕裂空氣和撐大空間來營造那種“飄飄然”,它的高頻在表達華麗感的同時,還能令我感到踏實,可以放寬了心去各種搭配,欣賞各類音源。可能動圈的本質和靜電、平板單元的本質不同,動圈往往在搭配和音源選擇上可以更加從容。如果討論搭配,我搭配N6III+203耳放卡的時候,和搭配DX340的時候,並無什麼巨大的差異變化,頂多是N6III下的HS2000MX MKIII融合度好一些,DX340下的HS2000MX MKIII整體剛性更強一些,但你要說音色的改變或者資訊量的差距,還真沒有。因為HS2000MX MKIII它“出廠”就設定好了自身的素質上限以及“中心音色”,已經不需要激發出什麼解析能力,音色也是靠著穩定方向去調整的。它的整體我認為算是中性稍偏一些秀氣,有點類似於1750 CU的精緻向終極加強版,對於流行和編製樂都能來的很從容。

HS2000MX MKIII的低頻挺吃佩戴的,是的,這個耳機因為內側輪廓並不是特別“深入”,所以你只能通過耳套來獲得更緊密的貼合,建議盡量戴的更深一些。一開始我用的耳套是那個AEX70,可能因為耳柱和耳帽比較軟的原因,它的低頻也是稍微偏軟,量感得不到很好的集中,倘若喜歡蓬鬆點的氛圍,這個耳套反而是最合適的。當我更換到材質更硬、佩戴更深入的AEX07以後,低頻的質感會瞬間變得板正、集中起來,同時下潛深度和瞬態也有一定的提升,隨後我自行更換了黃銅套和一些耳柱比較硬的耳套,說實話低頻的打擊感都要比原套來的更好,如果是聽電子樂和搖滾具備,需要一些速度感來衝擊感官的話,那建議自己多試試別的耳套。而這些原套搭配情況下,會讓低頻到中高頻的銜接更順滑,也給整個音色起到了一些中和作用,喜歡成熟點的也可以不折騰。

三頻講完,說兩個其他層面比較突出的優勢吧。首先這塞子的微動態一定會顛覆你對單動圈耳機的認知,弱音的捕捉靈敏度極高,相對應的,它也不算難驅動,大力出奇跡在這兒並不會出現。再就是聲像的立體感也是不亞於我當年第一次聽到IE800時的那種震撼,很難想像在這麼一顆小單元內獲得一個足夠類比擴散場的空間表現,精準度也是配合的特別好。在當今亂花漸欲迷人眼的HiFi時代,HS2000MX MKIII仍有著給單動圈耳機“劃時代”的能力,它可以是流傳的經典,也可以是現任的旗艦動圈標杆,獨特的外觀價值和可換單元的設計,也使它在這個領域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