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田間地頭,玩轉變裝短視頻(新國潮)
更新于:2025-03-28 06:24:52

本報記者 苗 春

“三喜爺爺”張以芳(左)和兒子張建宗在拍攝現場。張建宗供圖

日前,隨著電影《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的熱映,該片導演徐克對抖音網紅“三喜爺爺”分飾“射雕五絕”的短視頻讚不絕口的新聞,引發大量關注。在這段時長40秒的短視頻里,“三喜爺爺”化身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憑藉特色鮮明的造型、形神兼備的表演斬獲7000多萬播放量,也讓這段短視頻成為大爆款。

“三喜爺爺”本名張以芳,今年68歲,是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大同鎮青寺村的一名普通農民,這條短視頻由他的兒子——專業從事影視製作的張建宗率領團隊拍攝。

張以芳、張建宗父子拍短視頻已經有3年多,“三喜爺爺”抖音號目前有200多條視頻,內容包括鄉村美好生活、甘肅文旅推廣以及古詩詞百首系列等。2021年盛夏,張建宗從蘭州回村探親,隨手將自己拍攝的父親在田野里吃西瓜的視頻發到抖音,沒想到收穫了5000多點讚,意外為父子倆叩開短視頻創作的大門。他們早期的視頻創作處於摸索階段。有一次張建宗把朋友公司倉庫里的古裝戲服翻出來給父親套上,發現高高瘦瘦的老人很適合古裝造型,從此父子倆走上拍攝變裝視頻的道路。後來古詩《早發白帝城》視頻的誕生,則讓他們摸到了爆款密碼。為了演繹出李白被赦後“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歡欣、暢快,張以芳沒少對著鏡子練習、揣摩,最終白髮白衣的詩人仰天大笑的場景,讓網友評價“神還原”。

在張建宗看來,父親“絕對有表演天賦”。張以芳年輕時常常在村裡參加社火表演,手持破蒲扇,將濟公演繹得活靈活現。以此為基礎,拍攝視頻時張以芳對角色的理解和表現常讓張建宗感到驚喜:老人不僅演血戰沙場的將軍等古裝人物得心應手,演摩登穿搭的都市老人、外國電影中內心複雜的人物,也常能瞬間表情、動作到位。

有人說視頻拍攝是父子倆的“相互成全”:兒子幫父親圓了年輕時就有的表演夢,父親幫兒子的事業更上層樓。早期張以芳會仔細看視頻下每條留言,像年輕時在社火表演現場接受村民們的掌聲、喝彩聲一樣。他跨越半生的熱愛,在短視頻時代找到了新的舞臺。老人也在發現兒子運營帳號有困難時,到兒子參股的公司找人交流,希望自己能夠出演更多作品,幫到兒子。但他不會對兒子明說。就像視頻拍攝現場,他覺得他是老子,得說了算,不過最後他作為演員,默默地聽了兒子的,因為兒子是製片人、導演。

“短視頻要成功,必須在5秒之內抓住觀眾,而不是讓觀眾停留2秒就劃走。”張建宗說。比如在“三喜爺爺”的變裝視頻里,第一個鏡頭是穿常服的張以芳笑呵呵地站在鏡頭前,但這個鏡頭要盡量短,第二個鏡頭就是變裝,越早越快出現越好。

“三喜爺爺”的視頻里有不少青寺村欣欣向榮、村民們其樂融融的情景。張以芳現在是村裡的紅人,常拉著老兄弟們把自己演的視頻看一看、誇一誇。村裡的一些中老年婦女不但跟著短視頻學跳廣場舞,還和張以芳合演了一條諜戰題材的短視頻。在專業影視導演、攝影和服化道的打造下,這些中老年人的皺紋裡藏著刀光劍影,眼神中掠過烽火狼煙,引得網友叫絕:“每個默默無聞的人都可以綻放異彩。”

“觀眾的審美在逐漸發生變化,我們拍攝的內容必須反覆運算升級,不能只是簡單地變裝、耍帥。”張建宗說。他們的古詩詞系列短視頻已經出現多個爆款,“甘肅是邊塞詩大省,拍這些能喚醒西北人的文化基因。”張建宗還在籌拍西北歷史人物短視頻,計劃從伏羲、張騫拍起。2022年,父子倆合作的短劇《爺爺的江湖》雖然以電影大片的質感和傳統武俠小說的熱血情懷贏得一片讚譽,卻由於種種原因虧本了,但張建宗近期還是準備再拍一部短劇。

“三喜爺爺”在網路平臺有近400萬粉絲。張建宗曾組織過一些宣傳甘肅文旅和農副產品的公益活動,張以芳也經常作為甘肅文旅方面的品牌人物,參與各種宣傳。但他們拒絕了一些出演短劇甚至電視劇的邀約,一是擔心片場的工作強度讓老人的身體吃不消,二是希望謹慎地選擇更適合老人的作品。

張以芳家堂屋的一面牆上,滿是老人獲得的各種證書、獎盃。短視頻江湖里,老人在兒子説明下,用務農幾十年的雙手把握住時代脈搏,不斷收穫生命中新的價值和意義以及自豪感、成就感。“父親68歲,我35歲,都是折騰的年紀。”張建宗說,父子倆將繼續在互聯網上書寫自己新的傳奇。

海棠花開醉春風
海棠花開醉春風
2025-03-29 07:01:10
春花入饌(多味齋)
春花入饌(多味齋)
2025-03-29 08: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