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濰宿高鐵十標段郯城沂河特大橋首個墩身順利澆築完成,這標誌著全線由“地下”的樁基施工正式邁入“地上”的墩身施工階段,為後續架梁施工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由中鐵上海局承建的濰(坊)宿(遷)高鐵臨沂段十標,起訖里程DK286+376.780~DK327+198.410,正線長度40.822公里,包括站場工區路基5.977公里,橋樑34.984公里,合同工期54個月。郯城沂河特大橋是濰宿高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20.384公里。
此次澆注完成的首個墩身位於大橋314號墩,墩身高度為15米,混凝土澆注方量達221.95立方米。為確保首墩施工順利進行,中鐵上海局項目部嚴格按照標準化施工流程組織實施,圍繞方案優化、安全卡控、品質管理、工序銜接等關鍵環節,多次論證施工方案,嚴格落實管控措施,確保各項工序受控。澆注過程中,現場技術團隊全程值守,實時監測混凝土配比、澆注速度和振搗密實度,確保墩身成型品質滿足設計要求。
濰宿高鐵是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在建的天津至濰坊高鐵,已開通運營的濟南至青島高鐵、徐州至鹽城高鐵、日照至蘭考高鐵相連接,區域路網地位十分重要。濰宿高鐵建成后,將極大便利沂蒙山、蘇北革命老區人民群眾出行,對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濰宿高鐵,作為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自山東省濰坊市的濰坊北站引出,經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江蘇省徐州市,終至江蘇省宿遷市的洋河北站。新建線路長度392.3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其中山東省境內324.7公里,臨沂境內正線長166.7公里,途經沂水、沂南、河東、蘭山、沂河新區、高新區、羅庄區、蘭陵、郯城等9個縣區,23個鄉鎮163個自然村。
濰宿高鐵計劃工期4年半,預計於2028年6月底竣工,專案建成后不但可以打通臨沂市南北大通道,1小時通達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京津冀、長三角中心城市,還將與合宿高鐵、合武高鐵一起構建起青島至合肥、武漢高鐵大通道,全面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