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用戶端 記者 王景平 曾雯
近日,安踏集團發佈2024年財報,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全年營收達708.26億元,同比增長13.6%,連續三年穩居中國運動市場第一;集團經營利潤同比提升8%至165.95億元。
若加上旗下亞瑪芬體育的372.6億元收入,安踏系總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80.86億元,成為繼耐克、阿迪達斯之後全球第三家邁入“千億俱樂部”的體育用品集團。
多品牌戰略優勢凸顯
安踏的“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戰略是其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亞瑪芬集團董事會主席丁世忠表示,多年實踐證明,多品牌戰略優勢充分迎合了多元化消費市場需求,驅動安踏集團高質量增長。
安踏新款球鞋 圖源:安踏官方
從運營效率來看,安踏集團的經營獲利率達23.4%,其中安踏的經營獲利率為21.0%、FILA的經營獲利率為25.3%,其他品牌綜合經營獲利率為28.6%。
通過收購FILA、迪桑特、可隆等知名品牌,安踏構建了覆蓋大眾、高端時尚、專業戶外三大細分市場的品牌矩陣,形成“接力式增長”模式。
安踏主品牌以專業運動夯實基本盤,取得超預期增長;FILA憑藉高端運動時尚定位,在鞋類與專業運動服裝領域實現雙位數增長,儘管增速放緩至6.1%,但其67.8%的高毛利率仍為集團貢獻穩定利潤。
其他品牌各自聚焦差異化高端專業運動場景,搶佔消費者心智,打造領先專業形象,收入突破106.78億元,同比增長53.7%。
其中,迪桑特深化品牌領導力,在高端滑雪和高端高爾夫兩大賽道首次實現綜合品牌力第一,超輕羽和跑步系列突破性專業技術創新取得成果,會員結構年輕化升級。管道方面,迪桑特線下高端零售模式持續反覆運算,4.0店型落戶香港、西安,全面鞏固高端專業心智,線上日銷模式穩定增長。
可隆體育堅持高端戶外生活方式的品牌定位,圍繞露營及徒步兩大核心場景進行一系列營銷互動,打造適合亞洲消費者的版型,實現鞋、防水夾克等心智品類突破。該品牌成功簽約代言人胡歌,持續打造雲頂跑山賽;同時,升級全新零售形象Kolon Kraft,首店亮相上海,展現了品牌專業精神和超前設計的結合。
可隆全新零售形象Kolon Kraft 圖源:可隆官方
安踏集團這種“全品類覆蓋、全場景滲透”的生態體系,不僅分散了單一市場的風險,也進一步縱深發展各個板塊,精準覆蓋各消費層級及多元需求,有效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FILA失速 新舊主力交接
然而,安踏以“千億營收”的亮眼成績刷屏資本市場,卻似乎並不被買帳。
財報公佈后,其股票連續三天泛著綠光,累積跌幅超過8%。市場的憂慮或許在於,安踏集團的整體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很長一段時間,安踏的增長神話由併購而來的外部品牌所牽引。
2019年,安踏收購的FILA營收同比增長73.9%至147.7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87.1%至40.23億元,對集團的貢獻比重分別達43.5%、46.3%。
此後兩年FILA門店規模持續攀升,營收增幅達到18.1%、25.1%,被譽為安踏的“現金奶牛”。
成功經驗很快複製在旗下其他品牌的運營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始祖鳥的現象級爆火,成為安踏在併購品牌后的資源整合、運營操盤能力的驗證。只用了5年,始祖鳥就托舉亞瑪芬由虧轉盈,並在2024年初成功登陸紐交所。
爆火的始祖鳥 圖源:始祖鳥官方
翻看成績單,安踏體育三大分部收入在2024年均實現增長。
但細心的人會發現,曾一舉佔領安踏集團營收半壁江山的FILA,如今和所有其他品牌分部的收入加起來,還抵不過安踏主品牌收入。2024年,FILA占集團總營收比重下滑至37.60%,六年來首次出現佔比不足四成情況。
在迪桑特和可隆跑步進場,部門增速超過50%的情況下,FILA只拿下了單個位數的增長。除此之外,FILA也是唯一一個在經營溢利方面出現下滑的部門。
事實上,安踏集團各分部在毛利率和經營利率方面,基本有不同程度下降。按集團的解釋,各部下滑原因普遍集中在提高毛利較低的鞋類產品這一點,但FILA則突出了廣告及宣傳開支增加的負擔。
對於FILA乃至主品牌安踏,集團主席丁世忠醞釀出自己的長期發展競爭策略。
“我之前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未來,規模超過100億元以上的品牌高增長是挺難的。全球市場都是如此。現在安踏接近400億元,FILA約300億元,我們覺得合理增長就行。所以對於FILA,未來我們不會期望它有大爆發要穩步健康的增長。”丁世忠表示。
在FILA之外,集團順應大眾消費趨勢的主品牌——安踏正擴張有序。低價與自主科技,是品牌主打的兩張牌。
安踏的商業版圖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諸葛汪
2024年,安踏集團研發投入約20億元,昭示著該集團對“硬科技”的執著追求。安踏膜、柔心紗、前掌之王等自研科技獲得訂單和口碑“雙豐收”。
根據財報,官方售價在200-400元左右的安踏PG7跑鞋,上市三個月銷量突破100萬雙;採用氮科技的耐磨歐文系列、運用專業碳板的競速C202系列等,價格攀升至800-1500元左右,因科技等加持仍獲市場高度關注。
此外,高性價比店型——超級安踏等的增加也推動收入增長。2024年,安踏品牌同比增長10.6%至335.22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4.5%至70.35 億元,較FILA的下滑較為穩定。
過去十年,安踏集團在創新相關方面累計投入200億元(含研發)。未來五年,安踏預計再投入200億元用於自主創新研發,提升消費者體驗。
此外,在全球化佈局上,安踏持續發力。2024年,安踏以東南亞市場為海外佈局首站,截至年底,海外門店達到240家,其中安踏品牌已進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市場,門店達到216家,DESCENTE則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擁有4家門店。
對於2025年海外市場策略,安踏表示,要通過多品牌協同效應和“品牌+零售”戰略,將中國市場積累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海外,打造全球化的運營體系,提升大中華區以外區域銷售佔比,同時保持穩定健康的庫存和折扣水準。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