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後半生》連亦憐回頭,呂原出手!原來,這才是聶娟娟真面目
更新于:2025-04-06 00:35:23

彭玉蘭讓人刮目相看。

彭玉蘭明知道沈卓然有了“意中人”聶娟娟,卻還是選擇繼續追求沈卓然。

彭玉蘭對孫寶琴說:

“我就是喜歡沈教授,人家不是勾魂嗎,我就勾胃,公平競爭就是了。”

聶娟娟是彭玉蘭的情敵,可彭玉蘭發現聶娟娟患病暈倒后,彭玉蘭及時叫了救護車,並且精心照顧聶娟娟。

孫寶琴很不理解,明明是情敵關係,彭玉蘭為什麼可以如此大度,彭玉蘭解釋說:

“站著是情敵,這不是倒下了嘛!”

彭玉蘭的善良和清醒,令人欽佩。

沈卓然還沒有意識到,聶娟娟只適合做他的知己,而彭玉蘭才是真正適合與他過日子的好女人。

聶娟娟暴露真面目

孫寶琴和彭玉蘭,去聶娟娟住的地方“考察”過。

兩人發現,聶娟娟一個人住著一套大房子,房間空曠簡陋,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只有很多書。

而且,聶娟娟的午飯,也很簡單,只有一杯水,一個燒餅。

聶娟娟10年前就患過乳腺癌,按理來說,她為了健康,更應該注意加強營養。

更何況,聶娟娟是享受特殊津貼的科學家,退休金很高,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护理。

可聶娟娟還是過著清貧極簡的生活,對物質沒什麼慾望。

聶娟娟只吃一個燒餅,其實已經暗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聶娟娟的病情早就復發了,聶娟娟沒什麼胃口,已經吃不下太多東西了。

聶娟娟和沈卓然第一次見面,聶娟娟也幾乎沒怎麼吃飯。

聶娟娟明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還跑出來相親,和沈卓然愛得刻骨銘心,給了沈卓然一段畢生難忘的精神戀愛。

說實話,聶娟娟這麼做,有點自私了。

聶娟娟和沈卓然戀愛,是因為她太孤獨了。

一個人獨居,兒子不在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聶娟娟10年前就做了切除手術,由於身體上的殘缺,導致她非常自卑,遠離了人群,連公交車都不敢坐。

而沈卓然不僅和聶娟娟很有共同語言,願意傾聽聶娟娟講那些專業知識,他還很尊重聶娟娟的生活方式,從來不去聶娟娟家裡,也不要求和聶娟娟有身體上的親密接觸。

過於孤獨自閉的聶娟娟,自然不捨得放走沈卓然。

聶娟娟需要沈卓然來給她提供情緒價值,但這對沈卓然來說,過於殘忍。

沈卓然一年前經歷了原配妻子靜敏患癌去世,又剛被前任女友連亦憐打擊了自信心,沈卓然正是脆弱的時候,聶娟娟留給他的回憶越美好,沈卓然就越難走出來。

沈卓然已經70歲了,他經不住這麼多生離死別了,聶娟娟卻只顧自己,不考慮沈卓然的死活。

更絕的是,聶娟娟住院后,藉口說兒子趕不回來,不想耽誤兒子。

沈卓然為了照顧聶娟娟,竟然提出,要把聶娟娟接到自己家裡來。

沈卓然把聶娟娟接回來,那伺候聶娟娟的工作,只能落在兒媳劉麗娜的身上。

孫寶琴痛罵沈卓然沒良心,聶娟娟不捨得使喚兒子,憑什麼她孫寶琴的女兒就該辛苦伺候人?

聶娟娟至死都在維護自己的體面,她兒子之所以不回來,很可能不是聶娟娟不捨得連累兒子,而是兒子本身就是個不孝子。

呂原終於出手了

聶娟娟去世后,沈卓然備受打擊,也更加害怕孤獨的晚年,不願自己也像聶娟娟一樣,無依無靠,淒涼離世。

於是沈卓然繼續相親了。

沈卓然這次不再追求太多靈魂契合,因為兩個人如果都太文藝,容易多愁善感,並不一定是好事情。

沈卓然的第三任相親物件,是呂原。

呂原性格豪放,連告白,都是呂原主動的。

也正是呂原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治癒了沈卓然失去聶娟娟的痛苦。

沈卓然和呂原交往後,連亦憐又跑回來找沈卓然了。

聶娟娟病發前,老苟就說過,連亦憐有了新的戀情,那連亦憐為什麼還要回來找沈卓然?

只能說明,連亦憐在外面兜兜轉轉,還是沒有遇到比沈卓然更適合她的人。

沈卓然當初願意立遺囑,留一套小房子給連進,還給連進安排了出版社的工作,提攜連進。

沈卓然能讓連亦憐母子衣食無憂,並且把連亦憐母子都帶到更高的階層。

如果不是連亦憐太心急,非要婚前索要房產,也不會錯過了沈卓然。

其實,更讓連亦憐無法釋懷的是,她和沈卓然之間,不僅僅有算計,也是有一些真感情的。

在一分鐘之前,沈卓然寫給連亦憐的詩,連亦憐還貼在櫃子裡,她如果真的只圖錢,沒必要留著這張紙。

而且,沈卓然給連亦憐剝蝦,為連亦憐吹頭髮,連亦憐在伺候沈卓然的同時,沈卓然也給了連亦憐回應。

沈卓然對連亦憐有愛,而外面那些精明的有錢老頭,只會把連亦憐當保姆,不會真的尊重連亦憐,更不會關心連進的前途。

從物質和感情上,沈卓然都是連亦憐最佳的選擇。

連亦憐錯過沈卓然後,在外面吃了苦,兒子也無法正常工作,連亦憐才記起了沈卓然的好,想和沈卓然破鏡重圓。

但沈卓然身邊,已經有呂原了。

呂原人高馬大,性格強勢,僅僅一個握手,就讓連亦憐落荒而逃了。

其實,就算沒有呂原,沈卓然也不可能再重新接受連亦憐。

連亦憐的算計,連進的當眾羞辱,已經寒了沈卓然的心,也傷了沈卓然的面子。

有些信任一旦沒有了,是沒辦法再重新構建的。

和連亦憐分手後,沈卓然並不缺新歡,聶娟娟和他有精神共鳴,彭玉蘭願意洗衣做飯伺候他,沈卓然當然沒必要吃回頭草。

只能說明,是連亦憐自己目光短淺,沒有把握好機會。

連亦憐貪財,聶娟娟病逝,呂原太強勢,樂水珊也有太多算計。

只有彭玉蘭,不圖房子,不要工資卡,真心仰慕沈卓然,想和沈卓然踏踏實實一起過日子。

而且,彭玉蘭三觀很正,人品極佳,從她願意照顧聶娟娟,就能看出來。

事實證明,彭玉蘭遠比聶娟娟,更適合他。

聶娟娟就算不生病,也很難和沈卓然生活在一起,因為兩個人談論的都是詩詞歌賦,而婚姻需要更多的是柴米油鹽。

聶娟娟一頓飯只吃一個燒餅,對生活很將就,而沈卓然做不到這樣。

孫寶琴說得沒錯,沈卓然不能吃素,頓頓都要有肉。

沈卓然也接受不了聶娟娟那麼極簡的生活方式,他把兒子的房子買在對門,就是要一家人熱熱鬧鬧,互相有照應。

愛情很美好,但婚姻終究是要回歸現實的。

彭玉蘭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很擅長料理家務,做飯也很拿手,又不圖沈卓然的錢,發自內心愛慕沈卓然。

彭玉蘭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她願意去聽沈卓然的講座,這也可以是一種情緒價值。

彭玉蘭給沈卓然打掃衛生,連鞋底都幫沈卓然擦乾淨,這是別的女人,都不可能做到的。

彭玉蘭對沈卓然愛得很深,才會如此大膽追愛,不顧一切。

人到晚年,還能被這樣熱烈地深愛,這是沈卓然的幸運。

但沈卓然始終沒有注意到彭玉蘭,連彭玉蘭的名字,都是很久後才記住的。

沈卓然之所以不願意和彭玉蘭多接觸,主要還是在於他對親家母孫寶琴沒有好感,他不想和孫寶琴的圈子有更多的交集。

沈卓然因為對孫寶琴的偏見,錯過了彭玉蘭,才是最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