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場激烈而酣暢的運動后,第二天卻因腰酸背痛而難以起床。這種疼痛在運動后並不立即顯現,而是在一兩天后才開始發作。
實際上,這種疼痛被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它通常在鍛煉后24小時開始出現,並在24至72小時內達到高峰。酸痛消退的時間大約需要5-7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運動性肌肉疲勞。
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運動后未進行充分的拉伸。有句話說:“不拉伸就後悔一生”,這足以說明拉伸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經過長時間的運動,肌肉會變得緊張和僵硬。如果不進行適當的拉伸,除了會出現肌肉疼痛外,還會增加肌肉疲勞和運動損傷的風險。此外,缺乏拉伸還可能影響肌肉的生長和修復,降低運動效果。
運動后拉伸的好處包括:
1.促進血液迴圈;
2.加速乳酸的排出,減輕肌肉疼痛感;
3.減少肌肉勞損,加快肌肉恢復;
4.降低肌肉粘連,提高身體柔韌性;
5.放鬆肌肉,緩解肌肉緊張感;
6.更好地塑造肌肉線條;
7.提高肌肉功能,提升運動表現。
如何正確進行拉伸:
錯誤的拉伸方式可能比不拉伸更有害,因為它可能導致肌腱、韌帶和肌纖維的過度活動,造成不穩定甚至永久性損傷。
選擇合適的拉伸方式:
常見的拉伸方式包括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
▶ 靜態拉伸:這是最常見的拉伸方式,通過主動或被動地將肌肉或關節拉伸到有輕微不適感的位置,保持一定時間(通常為15~60秒)並重複幾次。這種方式主要針對單一關節和肌肉群。
▶ 動態拉伸:通過控制性的彈跳或搖擺動作實現拉伸,如頸部轉動、轉身、踢腿等。動態拉伸涉及多個關節和肌肉群,能在短時間充分啟動各部分肌肉,同時增強力量、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拉伸前需熱身:
在熱身或運動結束后進行拉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控制拉伸力度:
拉伸時應感覺到牽拉感或輕度拉痛,如果感到明顯的疼痛或刺痛應停止拉伸或降低強度。逐漸增加拉伸力度,避免突然拉伸引起的防禦性收縮,以獲得更好的拉伸效果。
最後要提醒的是,如果日常生活中運動后沒有及時進行拉伸,或因錯誤的運動和拉伸引起肌肉疼痛,且癥狀持續兩三天未見緩解,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止疼葯等治療措施,不要忍受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