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床“5不買”:過來人的經驗教訓,不是誤導
更新于:2025-03-27 12:45:18

在裝修新居時,每個決策和設計都是經過仔細考量後才作出的。然而,一旦入住,很多人會發現那些看似精心挑選的決定在實際生活中並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在新房裝修中,每處的設計都應遵循“實用”原則,這樣才能確保居住后的實際體驗感,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比如,選擇床具時有許多講究。今天齊家安安就從過來人的角度分享一些經驗:無論經濟條件多好,選床時要避開“5不買”,這不是誤導,而是前人的經驗教訓。

1、不買平板床

市面上的大床無論是定製還是木工定做,主要分為“平板床”和“排骨架床”。

對多數人來說,“平板床”是首選,因為看上去結實耐用。

然而,實際使用中,“排骨架床”更實用。它由一塊塊木板拼接而成,每塊之間有縫隙,透氣性極佳。

相比之下,平板床的透氣性較差。床的透氣性好壞直接影響到居住體驗,差的透氣性還可能導致床墊發黴。

2、不買隱形摺疊床

隱形摺疊床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適應小戶型臥室,節省空間。

這種床合二為一,推上去是衣櫃,放下來是床,看起來既省地方又實用。

然而,每天把床放下再收起看似簡單,但長期下來會讓人覺得繁瑣。

每天要整理床上用品,時間一長,就會感到麻煩,而且這種床價格也不便宜,五金配件容易壞。

因此,除非臥室面積實在放不下標準尺寸的床,否則不要輕易選擇這種床。

3、不買軟包床

現在許多定製大床都會配軟包床頭,確實能提升顏值和檔次感。

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軟包床頭很容易積灰,清理起來十分困難。

例如我家的主臥就是帶軟包的大床,住了半年後發現灰塵很難清理乾淨,不得不將軟包拆除。

4、不買超2米寬的床

市場上流行的床寬度主要有1.5米和1.8米,有些業主會選擇超過2米寬的床,但這畢竟是少數。

實際上,1.8米的床已經足夠滿足睡眠需求,即使帶孩子一起睡也不太擁擠。

正常情況下,臥室放床后兩邊通道需要留出60至80釐米的寬度,方便走動。如果臥室本身面積不大,再選擇大床會影響行動自由,感覺壓抑。

兩口之家其實選擇1.5米的床就夠用了,選擇1.8米的都顯得浪費。因此,購買大床時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寬度。

5、不買氣動桿儲物床

氣動桿儲物床分高箱床和低箱床。這裏特別指出的是氣動桿低箱和軟床低箱,不推薦大家購買。

這類低箱床的整體高度大約二十多公分,扣除床鋪板和底板的厚度后,實際可用高度僅剩十公分左右,儲物空間有限,幾乎無法放置物品。

軟床結構的低箱床,氣動桿高度約8至10公分,儲物空間也很小,基本放不了什麼東西。

如果把衣物、床單等易潮物品放入這種封閉空間,由於通風不良,很容易發黴。

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這兩種床時要謹慎。如果家裡東西較多,需要一個較大的儲物空間,可以選擇板式高箱儲物床。

板式床的結構特殊,床下空間利用率高,有足夠的儲物空間,但建議不要存放使用頻繁的物品,盡量存放換季物品。

眾所周知,人的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一張舒適的床或床墊是保證優質睡眠的基礎條件。

然而,有些人並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床,於是選擇了並不實用的款式。實際上,我們在挑選床時,實用性和人性化是重要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