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世界首座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鐵隧道——汕頭灣海底隧道成功貫通,標誌著廣汕汕高鐵(廣州至汕尾至汕頭)最後一塊拼圖取得突破性進展。
汕汕高鐵汕頭南至汕頭段有望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車,屆時廣州東站至汕頭市區汕頭站的最快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約3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
2023年,廣州至汕尾的廣汕高鐵和汕尾至汕頭的汕汕高鐵先後通車,但汕汕高鐵當時只通到汕頭南站,剩餘汕頭南站到汕頭站這19.8公里的線路未通,原因就在於線路要穿過汕頭灣海底隧道駛入汕頭中心城區,工程難度極大。
眼下汕頭灣海底隧道貫通后,意味著汕汕高鐵全線貫通加快進程,有望於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車。
廣汕汕高鐵通車後,從廣州東站乘高鐵到汕頭南站只需要2小時。但要抵達汕頭市區的汕頭站,不能通行汕汕高鐵,要從廣州東站沿廣汕高鐵到汕尾后,再轉廈深鐵路經潮陽、潮汕等站,終至汕頭站,用時需要3小時左右;或者從廣州南站先南下深圳北站,再北上沿廈深高鐵開往汕頭站,用時也是3小時左右。
未來汕汕高鐵汕頭南站至汕頭站通車後,旅客即可從廣州東站沿廣汕高鐵、汕汕高鐵一路向西,經汕頭南站直接抵達汕頭站。
按照現在廣州東站到汕頭南站最快1小時54分計算,預計屆時廣州東站到汕頭站全程用時將在2小時左右。
此外,漳汕高鐵已於去年全面開工,這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甬廣高鐵(寧波至廣州)廣州到福州段最晚開工的一段。甬廣高鐵廣汕段、汕汕段以及福廈漳段(福州至廈門至漳州)已先後建成通車。漳汕段建成開通后,廣州至福州將全程通行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
汕頭灣海底隧道:
汕頭灣海底隧道全長9781米,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條件複雜,設計與建設難度堪稱世界級工程教科書,被譽為目前在建難度最高的隧道之一。
一系列創新技術不僅讓汕頭灣海底隧道成為“抗壓抗震抗腐蝕三料冠軍”,還創造了多項深海隧道建設紀錄: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速鐵路海底隧道;世界已貫通最大開挖直徑鐵路海底隧道;國內穿越活動斷層最多的鐵路海底隧道;國內開通水壓最大的海底隧道。
隧道貫通後,還將緊張推進盾構機長距離空推、盾構機洞內拆解等任務,超大直徑盾構空推及盾構機拆解均為國內外首次。
專案全線建成通車后,汕汕高鐵將正式進入汕頭市區,運能將從目前日均開行24對列車提高到50對以上,並與在建的漳汕高鐵連接,在珠三角、海西、長三角之間構築起一條新南北向大能力客運通道,為沿線城市融入灣區、連接華東提供重要通道,對助力廣東“百千萬工程”實施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慶 通訊員:張楚巨集、陳夢怡、李沛瀟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