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全國吃貨最難以想像的“噩夢”,雖然著名“經濟學家”高啟強曾說風浪越大魚越貴,可如今長江面臨的“無魚之困”,哪是魚貴不貴的事兒,分明是很可能陷入無魚可吃的絕境。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海浪到底有多麼狂飆,而是因為現在長江的四大家魚正面臨慘痛的境地。
所謂的四大家魚,其實指的是中國最常見的四種魚類,它們分別青魚、草魚、鰱魚和鰻魚。
這當中,青魚通常棲息在水域的中下層,堪稱標準的“潛伏獵手”,青魚偏愛螺螄、蚬、蚌這類軟體動物,純純的肉食主義者,屬於魚類中的 “乾飯猛男” 。
也正是因為這種來者不拒的肉食系風格,青魚混得那叫一個身形壯碩,身披青灰色的 “酷炫戰甲” ,搭配上大鳞片,低調沉穩中透露著霸氣。憑藉超快的生長速度,青魚肉質鮮嫩緊實、味道鮮美,在經濟魚類中那可是妥妥的 “C職位主任” ,養殖戶愛它愛得死心塌地,食客們更是對它垂涎三尺 。
而相比之下,草魚就是個 “佛系素食主義者” 。它一般在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晃悠,每天就啃啃水草,主打一個歲月靜好。
或許是長期素食修身養性,草魚身形修長,茶黃色的體表覆蓋著相對細小的鱗片,身姿極為靈動 。
但即使是長期素食,也擋不住草魚那讓人驚掉下巴的生長速度。在自然環境下,1齡草魚體重就能達到0.5 - 1千克左右,這成長速度就問你服不服;2齡草魚能長到2 - 3千克,直接上演 “體重狂飆” ;3齡草魚體重通常在3 - 5千克,妥妥的 “增重小能手” 。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由於食物充足且養殖環境適宜,生長速度會更快,1齡草魚體重可達1-2千克,2齡草魚能達到3-5千克,3齡草魚甚至可長到5-7千克或更重。
憑藉出色的適應能力,草魚迅速成為我國淡水養殖中產量名列前茅的明星魚類,為漁業經濟貢獻著巨大力量。
而鰱魚,則是魚類中標準的“上流社會”成員,居住在長江水域的上層。
它主要以浮遊植物為食,身體側扁,渾身散發著銀白色的光澤,頭部較為寬大,鱗片細小如塵。鰱魚生長迅速,適應能力超強,廣泛分佈於我國各大水系,是漁業資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鱅魚則俗稱花鰱、胖頭魚,常出沒於水域中上層,主要捕食浮遊動物。鱅魚最顯著的特徵是頭部碩大,幾乎佔據身體的三分之一,背部呈暗黑色,點綴著不規則的黑色斑點,仿佛身著迷彩戰衣。
鱅魚肉質極為鮮嫩,尤其是魚頭,堪稱精華所在,是製作剁椒魚頭、魚頭豆腐湯等經典名菜的絕佳食材,深受廣大食客追捧。
四大家魚在中國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它們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食性廣等特點,是中國淡水漁業的重要養殖品種,在滿足人們的食物需求、推動漁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但現在,它們卻因為多個原因,正要面臨“身死族滅”的困境,長期以往,中國人的餐桌甚至將面臨無魚可吃的尷尬,到時候吃貨們不得哭暈在廁所。
首先,過度捕撈是導致漁業資源減少的直接原因。長期以來,漁民們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不斷加大對長江漁業資源的捕撈強度。電網捕魚、“迷魂陣”等非法捕魚方式更是屢禁不止,可以說玩的就是一個“斬盡殺絕”,搞的就是一個“一網打盡”。
結果就是在這種“塚家富貴”的酷漁濫捕之下,長江的生態系統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巨大破壞。
長江沿岸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但部分工廠為了降低成本,將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長江。
結果就是,長江水質惡化嚴重。四大家魚只能在被污染的水體當中感受什麼叫“就這樣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
藏好的毒感受多了,魚類健康自然受到極大損害。
什麼壯年魚類不孕不育斷子絕孫,青年魚類英年早逝更是高發的嚇人,尤其是幼魚的成活率那才叫一個低得可憐。
就比如,在一些污染嚴重的江段,四大家魚的產卵場遭到嚴重破壞,魚卵無法正常孵化,即便孵化出的幼魚,也常常因為水質問題而出現畸形,難以存活。
與此同時,水利工程的建設雖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帶來了巨大效益,但也給長江生態系統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就比如,大壩的修建阻斷了四大家魚的洄遊通道。這些魚類在繁殖季節原本需要洄遊到特定的產卵場進行繁殖,大壩的阻隔使得它們無法到達目的地,繁殖規模大幅縮減。
而且水利工程改變了長江的水流速度和水位,原本一些適合四大家魚生存和繁衍的生態環境由此遭到破壞,它們被迫要面臨無家可歸的尷尬境地。
如今長江“無魚之困”的警鐘已經敲響。若再不採取有力措施保護四大家魚的基因庫,未來的餐桌上鮮嫩的魚肉或許只能成為回憶。好在國家已經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政策為長江生態的修復帶來了希望,科研人員也在夜以繼日地研究試圖通過人工繁殖等技術手段增加四大家魚的數量保護它們的基因多樣性。
但這還遠遠不夠,全社會都該行動起來樹立保護長江意識,不買非法捕撈的魚,積極舉報非法捕撈和污染行為。
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讓長江重煥生機讓四大家魚再次暢遊水域,讓後代也能品嘗長江美味,延續長江的漁業文化和生態繁榮。
參考資料:
1、新華網《江西瑞昌:關注“四大家魚”傳承長江漁文化》
2、廣州日報《四大家魚演繹新風味》
3、湖南日報《湖湘自然歷丨魚翔淺底①“四大家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