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機器人估值達150億元 由華為公司原副總裁鄧泰華接任法人代表
更新于:2025-03-26 20:49:40

來源:中經e商圈

作者:秦梟

近日,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網站信息顯示,由華為前“天才少年”彭志輝創立的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發生工商變更,舒遠春卸任法定代表人,由鄧泰華接任。與此同時,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8045.8159萬元。外界有消息稱鄧泰華將出任智元機器人董事長全權負責公司事務。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鄧泰華並不是近日才出任智元機器人董事長的。智元機器人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鄧泰華一直是我們的創始人、董事長及CEO,只是之前一直比較低調。”不過,對於公司的融資資訊,該人士並沒有過多地透露。

從幕後走向台前

智元機器人(AgiBot)於2023 年2月正式創立,創始人之一為華為前 “天才少年” 彭志輝(稚暉君),公司總部坐落於上海。創業團隊包括上海交大教授閆維新在內的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彭志輝解釋道:“智”,即人工智慧;“元”意味著人的象形,代表著人的兩條腿。英文名AGl+Bot,其初心就是希望未來能夠製造出像人一樣的通用機器人,“這是我個人一直以來的理想”。

成立當年的8月,智元機器人發佈了第一款具身智能機器人“遠征A1”。一年後,2024年8月18日,“拖更”一年之久的彭志輝一口氣發佈了“遠征”與“靈犀”兩大系列共5款商用人形機器人。

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10日,智元機器人正式發佈了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即智元啟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GO-1大模型藉助人類和多種機器人數據,讓機器人獲得了革命性的學習能力,可泛化應用到各類的環境和物品中,快速適應新任務、學習新技能。”上述內部人士說。

由於外界將目光均聚焦在彭志輝身上,對鄧泰華這位華為公司原副總裁幾乎很少提及。鄧泰華在華為任職期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曾擔任華為計算產品線總裁,在他的帶領下,華為計算業務取得了顯著發展,見證並深度參與了華為在伺服器、存儲、操作系統等多個領域的崛起。

直到近日智元機器人完成工商信息變更,外界才將目光聚焦到鄧泰華身上,並將這一消息解讀為“鄧泰華出任智元機器人董事長”。

實際上,鄧泰華此前已以董事長、CEO身份出席活動。公開消息顯示,2025年2月,上海國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一行調研智元機器人,鄧泰華彼時就以董事長身份率隊接待並陪同參觀了智元機器人數采中心。

智元機器人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鄧泰華一直是我們的創始人、董事長及CEO,只是之前一直比較低調。不過,對於公司這次出於什麼樣的考慮變更法人代表,並沒有說明。”                               

估值150億元

在當下的科技圈,彭志輝與他創立的智元機器人無疑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初次亮相便吸引了行業目光。隨後,在融資之路上高歌猛進,天使輪、A輪、A+輪、A++輪等多輪融資順利完成,投資方陣容豪華,涵蓋高瓴創投、鼎暉投資、高榕資本、比亞迪、藍馳創投等眾多知名機構與企業。

這一系列資本注入,為智元機器人的技術研發與產品反覆運算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的同時,估值也暴漲。在此前發佈的《臨港新片區2023年企業融資榜單》中,智元機器人憑藉2023年3月拿到天使輪融資、一年內連續獲得5輪融資、合計21家機構參投等事蹟,拿下了“融資速度之最”“融資次數之最”“投資方數量之最”等頭銜。

企查查數據顯示,智元機器人在成立一年半的時間里就火速融資了7輪,高瓴創投、經緯創投、鼎暉投資、高榕資本、藍馳創投、紅杉中國等頭部機構均在其中。去年8月發生的第7輪融資,由慕華創投、軟通動力藍馳創投、中科創星投資。

工商信息顯示,智元機器人已於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騰訊領投。

信息顯示,智元機器人原股東臨港新片區道禾前沿碳中禾(上海)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高榕五期一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退出,新增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卧龍電驅等為股東。至此,智元機器人在兩年內完成了A輪與B輪融資,智元機器人多達48名股東,多數是機構股東,估值達到了150億元。

卧龍電驅方面表示,卧龍電驅與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順利完成戰略投資簽約,正式成為該機器人創新企業的戰略股東。基於此次股權投資合作,雙方將依託各自在智慧裝備與機器人領域的產業優勢,重點推進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生態構建,標誌著先進位造企業與人工智慧企業的資本協同進入新階段。

重估小米
重估小米
2025-03-26 05: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