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在《物理評論研究》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揭示了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地球自轉這一自然現象,成功實現了電能的測量生成。這項開創性的工作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及Spectral Sensor Solutions公司的研究人員攜手完成。
研究的核心裝置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圓柱體,採用錳鋅鐵氧體材料製成。在精心控制的實驗室環境中,該裝置成功地產生了18微伏的電力。這一成果雖然看似微小,卻標誌著人類利用地球自轉能量邁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研究人員也謹慎地指出,目前的成果僅處於初步的概念驗證階段,不應過度解讀。他們強調,這些實驗所產生的電量非常有限,距離實際應用還有相當長的距離。儘管如此,這一發現為未來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道路,提供了探索利用地球磁場被動產生更大電流和電壓方法的起點。
研究團隊希望,這一開創性的研究能夠激發更多科學家投身於相關領域的研究,共同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地球自轉這一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