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檔沖10億《熱烈》重映,大鵬被指用王一博圈粉吃相難看
更新于:2025-03-26 15:43:13

《熱烈》重映——是一場流量與情懷的資本博弈,還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慢性自殺?

文/啡哥

最近,又有兩部電影宣佈重映了。

一部是由范·迪塞爾和保羅·沃克主演的動作片《速度與激情7》,內地重映定檔日期為4月11日,恰逢該片在內地上映10周年。

這部電影不僅是《速度與激情》系列的經典之作,更是保羅·沃克生前最後一部作品。

由於保羅因車禍不幸離世,導演溫子仁通過保羅的兄弟和CG特效技術完成了剩餘部分的拍攝,使得影片成為影迷心中的一份珍貴紀念。

另一部則是大鵬執導、王一博和黃渤領銜主演的青春勵志片《熱烈》,重映日期定在4月3日,瞄準清明檔期。

如果說《速度與激情7》重映,啡哥還能理解,畢竟此片豆瓣8.4分,有保羅的情懷,還有高口碑加持,應該是可以吸引一批觀眾重返院線的。

但是,《熱烈》憑什麼重映呢?

經過一番思考,我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為了讓《熱烈》衝擊10億票房,大鵬走了一步吃相難看的險棋——利用流量明星王一博的粉絲效應來圈票房。

一、清明檔沖10億,《熱烈》重映。

電影史上,重映從來不是一件稀罕事,但它往往是留給那些值得被時間銘記的作品。

比如說《花樣年華》,王家衛鏡頭下那抹揮之不去的旗袍風情;《倩女幽魂》,張國榮與王祖賢的曠世絕戀。

這些影片的重映,是對經典的致敬,是讓新一代觀眾在大銀幕上重溫藝術魅力的機會。即便是好萊塢的《速度與激情7》,也有其充分的重映理由。

然而,《熱烈》呢?

這部勵志片,2023年暑期檔上映後,豆瓣評分僅為7.1分,說不上差,但也絕談不上驚豔。這樣的成績,放在浩如煙海的電影作品中,只能算是中規中矩,與咱們的經典之作,還差十萬八千里。

有人說,重映是為了給錯過首映的觀眾一次彌補遺憾的機會。可問題是,《熱烈》距離第一次上映才過去2年不到的時間,誰會如此迫切地想要“重溫”一部口碑平平的新作?

這背後的動機,完全站不住腳跟。

之前肖戰的粉絲為了幫《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沖票房,拼了命地包場、刷數據,想著能讓自家偶像的電影輕鬆突破10億大關,順便還能壓王一博一頭。

結果呢?不僅沒成功,反而搞得一地雞毛,最後票房沒上去,口碑還崩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另一邊,《熱烈》的票房現在還差9000萬才能衝破10億大關。這個“卡9不過10”的情況,簡直成了王一博粉絲心裡的一道過不去的坎兒。

粉絲們心裡急得不行,畢竟10億票房是個重要的門檻,過了這個數,不僅電影能上一個台階,偶像的面子也掛得住,可偏偏就差那麼一口氣。

於是,在資本的操作下,《熱烈》如期重映了,而且瞄準的檔期正是我們的清明小長假。雖然清明檔比不上春節檔、國慶檔那樣的大檔期,但也不容小覷。

往年,像《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和《我的姐姐》這樣的電影,都在清明檔拿下了近4億的票房,可見這個檔期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很明顯,《熱烈》這次重映,就是為了沖10億票房來的!

二、清明檔的致命一擊,《熱烈》嚴重破壞中國電影市場規則。

這個小長假,向來是電影市場的新片戰場,各大片方摩拳擦掌,都想在這短暫的檔期里分一杯羹。

可你知道今年清明檔有多誇張嗎?整整14部電影扎堆上映!從文藝片到商業片,從中等製作到小成本,每一部都鉚足了勁兒想要突圍。

稍微有點熱度的有張藝興主演的《不說話的愛》、卜冠今的《不完美逃脫》、趙麗穎的《向陽·花》、張子楓的《下一個颱風》、肖央的《陽光照耀青春裡》,還有好萊塢大片《我的世界大電影》和日本科幻動畫《機動戰士高達:跨時之戰》等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熱烈》卻偏偏選擇在這個時候“復活”,這不是明擺著要跟新片搶飯碗嗎?要知道,院線的排片資源是有限的,一部舊片的強勢回歸,必然會擠佔新片的生存空間。

一些有看點的電影,原本瞄準了這個小檔期,準備大展身手,但由於宣發資金有限、製作成本較低,本就指望著清明檔搏一把曝光。如今卻可能因為《熱烈》的插隊而淪為院線一日游,基本宣告涼涼啦。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市場競爭了,而是對中國電影生態的嚴重干擾。這種操作,和之前博納老總於冬炮轟王寶強的《八角籠中》搞不限時間、不限場次的超長點映如出一轍。

片方精明得很,他們很清楚王一博的流量,他的粉絲會提前鎖場、包場,光靠粉絲經濟就足以讓這場只需要宣發重映的影片穩賺不賠了。

這種干擾破壞行為絕不是危言聳聽。

回顧過去幾年,電影市場已經經歷過類似的亂象。比如超長點映、不限時間的預售,這些打著“創新”旗號的操作,實際上都是為了繞過規則、攫取利益。

如今,《熱烈》的重映不過是換了個馬甲,繼續挑戰市場的底線。如果不加以遏制,這種行為只會愈演愈烈,最終讓觀眾對院線失去信任,讓電影藝術淪為資本的附庸。

三、大鵬吃相難看,用王一博圈粉絲票房。

這場風波的核心人物,非大鵬莫屬。作為《熱烈》的導演兼投資監製,他既是創作者,也是決策者,更是利益既得者。

這部影片從立項之初就帶著濃厚的商業氣息——勵志題材、流量明星、暑期檔衝刺,處處透著“票房至上”的算計。

如今重映,大鵬顯然還是看準了粉絲的力量,他和徐克如出一轍,徐克選肖戰,大鵬選王一博,想藉著他們的流量效應,將粉絲經濟玩到了極致,繼續再撈一波票房。

畢竟,粉絲們為了自家偶像,掏錢買票、包場支援都是家常便飯。再加上清明假期,大家有時間看電影,票房自然有機會往上衝了。

可問題是,大鵬,你還記得自己最初的藝術追求嗎?

從《煎餅俠》到《縫紉機樂隊》,從《保你平安》到《年會不能停》,你曾用幽默和真誠打動過無數觀眾,讓人們看到一個有才華、有態度的電影人。

可如今呢?

你卻甘願放下身段,為了讓《熱烈》沖10億票房,不惜犧牲口碑和底線。這樣的選擇,或許能讓你短期內賺得盆滿缽滿,但長遠來看,卻可能成為你職業生涯中的致命一擊。

電影圈是個名利場,也是個口碑場。一旦觀眾對你的信任崩塌,再好的作品也難以挽回人心。徐克尚能在商業與藝術間找到平衡,可你呢,大鵬?

你真的做好了被貼上“唯利是圖”標籤的準備嗎?這次重映,或許是你最後的機會,我用馬保國的一句話送給你:“年輕人,耗子尾汁吧!”

如果《熱烈》此舉成功,票房真的衝上了10億,你猜會發生什麼?其他片方必然會聞風而動,紛紛效仿。

博納影業可以把《無名》拿出來重映了,肖戰的《誅仙》也可以再戰一次,甚至鹿晗的《上海堡壘》也可以重映了,更多流量明星擔綱的影片,都可能被拿出來重映,專門賺粉絲的錢。

到那時,電影市場將徹底淪為“流量收割機”,新片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原創內容的生產動力也將蕩然無存,中國電影將倒退很多年!

四、結語

即便是《哪吒2》在票房大爆的情況下,你看光線傳媒老總王長田有沒有說過要在短期內重映《哪吒之魔童降世》呢?

沒有!

《熱烈》的重映,本質上是一場關於底線與規則的博弈。

我們不得不思考:電影的重映,究竟應該服務於藝術,還是淪為資本賺取粉絲票房的工具?在商業利益與創作初心之間,電影人該如何做出選擇?

大鵬曾是草根導演的代名詞。從《煎餅俠》的票房奇跡到《吉祥如意》的文藝轉型,他一度被視為商業與藝術平衡的標杆。

然而,如今的他似乎逐漸迷失在流量幻象之中。

當大鵬們沉迷於流量紅利時,別忘了:觀眾的熱血,從來不是靠“鎖場”鎖出來的,而是用真誠與敬畏換來的。

如果繼續飲鴆止渴,終有一天,電影院的燈光熄滅時,留下的只會是資本的殘影與粉絲的歎息。

對於《熱烈》重映,您有話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