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種春季校園常見傳染病……北京疾控發佈提醒
更新于:2025-03-26 15:13:37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乍暖還寒的時節,

正是細菌病毒滋生的溫床。

托幼機構和學校人員密集

要做好疾病預防與健康防護。

今天讓我們一同來瞭解

春季校園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如何防禦?一起來看

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

諾如病毒具有感染劑量低、傳播能力強、感染潛伏期短等特性,全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發生。

★ 諾如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可通過攝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觸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接觸污染的手、物體或用具,接觸嘔吐產生的氣溶膠等方式傳播。

★人感染諾如病毒后可導致急性胃腸炎,主要癥狀為嘔吐和腹瀉,其次為噁心、腹痛、頭疼、發熱、畏寒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以腹瀉為主。多數病例病情輕微,通常持續2~3天,預後良好。

猩紅熱

猩紅熱為A族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高發,多見於15歲以下兒童,以輕症為主。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

★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傳播,還可通過受損的皮膚感染。

★ 猩紅熱通常急性起病,可表現為高熱伴咽痛,引起兒童扁桃體炎、咽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北方地區通常冬季流行。

★ 主要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流感傳播迅速,尤其在密閉的環境中。

★ 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頭痛和全身乏力等。

加強日常健康監測

加強師生日常健康監測,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和報告制度,發現學生有發熱、嘔吐、腹瀉、皮疹等癥狀時及時聯繫家長,明確診斷后按醫囑積極治療,避免帶病上學。

加強環境清潔

加強環境清潔,保持室內衛生。在外界溫度適宜、空氣品質較好、保障安全性的條件下,做好重點區域(如教室、宿舍、食堂)開窗通風。加強對公共場所高頻接觸的部位如門把手、樓梯扶手等處,進行預防性消毒。

加強宣傳引導

加強學生和教職工健康行為的宣傳引導。加強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及傳染病知識培訓,同時做好學校飲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引導師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出現發熱、咳嗽、嘔吐等癥狀時,盡可能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場所,可根據自身癥狀輕重程度,採取居家治療或及時就醫,避免影響他人。

注意個人防護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掩口鼻,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後勤洗手,盡量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眼、口、鼻。注意飲食衛生,喝開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凈,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特別是食用貝類等海、水產品時要蒸熟、煮透。

積極鍛煉增強免疫力

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室外活動時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因著涼增加感染機會。

來源: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來源:京報網】

蘋果被罰!11.7億!
蘋果被罰!11.7億!
2025-04-03 09: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