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水準慢性增高。長期高血糖可導致眼、腎、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出現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
一、急性併發症
1.酮症酸中毒:患者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呼吸深快等癥狀;
2.高滲性非酮症昏迷:表現為脫水狀態,如極度口渴、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
3.低血糖:主要表現為心慌、手抖、饑餓感、乏力等。
二、慢性併發症
1.眼部病變:全面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失明;
2.腎臟病變:常見為糖尿病腎病,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等情況;
3.神經病變:常表現為下肢麻木、刺痛、無力等感覺異常表現,以及自主神經病變所引起的心動過速、便秘、腹瀉等癥狀;
4.心血管病變:常見的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梗死等疾病,可能會出現胸悶、氣短、頭暈、頭痛等癥狀;
5.周圍血管病變:如足部潰瘍、壞疽等。
還有可能導致感染的發生率增加,且容易發生各種類型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引發糖尿病足,造成截肢的後果。
當患有糖尿病時應及時進行干預與控制,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與發展。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以維持血糖穩定在正常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