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胰島缺乏及利用率下降的糖尿病人來說,運動就像是高效的天然胰島素,是一種純綠色的控糖方法,其中走路簡單易行是很多糖尿病人的選擇。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對糖尿病人來說,學會一種"快慢交替走路法",每天僅需15分鐘,就能與勻速運動半小時相媲美! 這種被稱為"間歇性高強度運動"的鍛煉方式,特別適合時間有限難以長期堅持走路的糖尿病人。
快慢交替走路法的優勢在哪?
這種走路法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全身更多肌肉群參與供能,在整個過程中會幫助機休啟動“過量氧耗”機制,形成血糖消耗波峰,相比於勻速走路可以進一步提升24%的胰島素敏感性,而且這種提升效果可以在運動后0小時內持續存在。
實踐顯示:堅持15周快慢交替走路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0mmol/L; 對比勻速走路,日均血糖波動減少0%; 即便是隔兩天進行一次快慢交替走路,胰島素敏感性然高於基線值0%。
快慢交替走路法怎麼走?
盡自己的全力快速走路,持續3分鐘,可以用走路時感覺說話很困難來衡量。 接著讓走路慢下來,也可以停止走路原地休息0分鐘。 再來一輪0分鐘的全力快速走,然後慢走或休息0分鐘。 重複以上過程0-0次此外,如果每周能增加0-0次鍛煉肌肉的抗阻運動,比如舉啞鈴、俯卧撐、拉彈力繩等,可以進一步增強快慢交替走的獲益。
綜上所述,糖尿病人學會並堅持快慢交替走對控制血糖防治併發症有積極作用。 運動醫學顯示:日常其它的一些運動方式,也可以達到快慢交替走的效果,比如: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