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求人如吞三尺劍,靠人如上九重天。”
這求人的事情,還真不好辦。看人臉色不說,指不定你點頭哈腰老半天,這事情還辦不成,碰一鼻子灰。
可是你在一定的年紀,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又不得不求人。就算在單位,你也有求同事幫忙的時候,不能一直單打獨鬥。
建議你,無論關係好不好,學會以下幾個規矩,被説明的概率會得到提升。
01
自己有用,是底氣。
唐朝的白居易,讀書多年,然後去京城求功名。
思考了老半天,白居易寫下《賦得古原草送別》。然後去找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官員顧況。
他把拜帖遞上去,顧況看到名字,立馬擺架子,說:“居易啊,這長安的東西,什麼都貴,定居不容易。”
白居易一聽,心裡發涼。這是要把自己趕走了吧。
當顧況看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時候,眼前一亮。沒想到這個小夥子,文學功底很深。
顧況笑著說:“有才如此,居天下不難!”
有了顧況的點讚,大家對白居易就刮目相看了。從此,他的仕途,也順起來了。
“鯰魚效應”告訴我們,廉價的鯰魚,非常活躍,並且離開水面,也能長時間存活。恰好把死氣沉沉、價格昂貴的沙丁魚帶動起來了,提升了沙丁魚的存活率。
從而,鯰魚和沙丁魚就成為了“合作伴侶”,都被人們厚愛。
我們在求人辦事的時候,捫心自問,自己有什麼好處,可以給對方呢?自己有什麼價值,值得對方欣賞呢?
兩個人存在價值互換、價值疊加的情況下,然後幫忙的可能性更大。
打心眼裡說,我們是不願意説明一個好吃懶做,一無是處的人。幫他,就等於是自己帶了一個累贅,降低了自己的檔次。
我們都希望,能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起碼是冷廟燒香,對方存在潛在的價值。
求人之前,你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在某一個方面有自己的能力。比方說,有一項技能,有吃苦的品行,在某個行業有一定的經驗。
有價值的人,求人的時候,不要低聲下氣,而是帶著合作共贏的目標去的,對方稍微有點頭腦,就會和你握手。
02
懂得謙卑,是禮節。
你擺出高高在上的樣子,讓對方幫忙,這是不妥的。
有的上了年紀了,認為自己是長輩,要求侄兒、外甥等辦事,那就是天經地義的。
一開口就像是安排晚輩如何幫自己,導致令人反感。
給人起碼的尊重,帶上一些小禮物,適度低頭,面帶微笑,這是起碼的吧。
唐朝的李白,科考不太順,寫了幾篇文章,送給達官貴人,也不見回應。
他帶著一絲失落,寫下了《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內心的惆悵,一目了然。
當時的名人賀知章讀了這首詩,非常感動,說:“此乃天上谪仙人。”
賀知章還掏腰包,請李白喝了幾杯。
有了賀知章的舉薦,李白入朝為官,還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
可惜的是,李白天性很狂,在朝廷之上,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安排大宦官高力士脫靴,又命令楊國舅研墨,一時間大家都譁然。很多宮裡人,開始忌恨李白。
唐玄宗礙於大家的面子,就讓李白離開朝廷。好端端的前程,就弄丟了。
俗話說:“熟谷常彎腰,智者常低頭。”
人越成熟,越會彎腰,就是自己很厲害了,還是如此。畢竟,你是在求人幫忙。不是顯擺自己的威風。
“登門檻效應”告訴我們,若是要辦成一件事,求助一個不太熟悉的人,不僅要一次低頭去拜訪,還要一次次去拜訪。
你帶著謙卑的態度,主動說一說自己當下的難處,對方稍微動一下恻隱之心,你要辦的事情,自然有眉目了。
被幫助之後,還是要謙卑,避免被人厭恨。說不準,你下次還得求人幫忙。丟了好印象,總是洋洋得意,別人就對你嗤之以鼻了。
03
精準求人,是誠心。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人與人交往,難免是以心換心。薄情的行為,是肯定行不通的。
唐代的孟浩然,才學很高,但是三十多歲了,還是一事無成。他想了很久,求誰幫忙才行呢?
他想,宰相張九齡素來愛才,應該會説明自己,於是寫下《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然後把文章提交給了張九齡。
張九齡對此,也做出回應,多次舉薦孟浩然。可惜的是,並沒有成功。
據說有一次,孟浩然在詩人王維家做客,唐玄宗忽然光臨,還要現場考察孟浩然。
這面聖的機會來了,可是孟浩然沒有抓穩,寫下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傳遞了“發牢騷”的信號。
唐玄宗拂袖而去:“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在單位上,有一種規則,叫“因人設崗”。根據一個人的特點,設立一個崗位,便於員工的發展,體現成績。
人際交往中,也是如此,你要根據對方的特點,去做一些投其所好的事情。對方高興了,才有説明你的願望。
稍微動一動心思,觀察對方需要什麼,有什麼特徵、能力,能幫到你的哪一方面,就可以精準求助了。
《鬼穀子》說:“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也是指明,看對方的情況,提自己的要求,不要讓對方為難,不超出對方的能力範圍。
04
我們求人辦事,就是想把事情辦成功,而不是自己在辦事的過程中,有多威風,能多順利。
求人,是人情、能力、個人的魅力和遠見等方面的綜合考驗。
古人常說:“反求自己。”
能不能把事情辦妥,這根源還是在自己身上。
你的態度和能力,決定了人家是否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