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癌症背後的真相:腫瘤專家指出三大誘因
更新于:2025-03-26 14:28:56

年僅35歲就被診斷出肺癌,這無疑引發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為何如此年輕的人會患上肺癌?是否真如患者自述,僅僅是因為自己運氣不佳呢?

實際上,這位肺癌患者從15歲起就開始吸煙,到35歲時已有20年的煙齡。許多吸煙者都存在一種僥倖心理,認為自己不會是那個倒楣的個例,肺癌怎會偏偏找上自己?

作為醫生,我們必須提醒大家,長期吸煙絕不是可以冒險一試的事。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有著緊密的聯繫,而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長期吸煙者不應抱有僥倖心理,而應該思考:我長期吸煙,難道真的能僥倖不患癌嗎?

實際上,癌症並非無緣無故就會找上門!在罹患癌症後,我們不應怨天尤人,將所有不幸歸咎於運氣不好。作為醫生,我們要強調的是,癌症的出現通常與以下三個因素密切相關。

首先,長期吸煙和酗酒的人更容易患癌。

如果你有長期吸煙和酗酒的習慣,那麼患癌的風險確實相當高。目前全球公認的兩種致癌物就是煙草和酒精。

香煙中的致癌物質主要包括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以及多環芳烴類物質(如苯並芘)、二甲基亞硝胺、β-羋胺等。這些有害物質能夠破壞DNA的關鍵片段,干擾其損傷修復機制。

毫不誇張地說,吸煙時間越長、數量越多,患癌風險就越高。至於酒精,其主要的致癌物質是乙醇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在中國,由於部分人群攜帶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導致乙醛脫氫酶缺乏,使得乙醛不能有效分解,大量積累在體內,從而產生致癌效應。

乙醛會直接導致細胞突變,長期飲酒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大腸癌和肝癌等。

其次,長期不良飲食習慣的人也更容易患癌。

何為不良飲食習慣?許多人對此並不十分清楚。暴飲暴食、不吃早餐、常吃夜宵等習慣顯然對健康不利,最終可能誘發癌症。

當然,還有人會問:“醫生,你說的這些壞習慣我都沒有,為什麼我還是得了癌症?”事實上,長期食用醃制食物、熏制食物、油炸食物、黴變食物、燒烤食物等同樣會增加患癌風險。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致癌物,如醃制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熏制食物、油炸食物、燒烤食物中的苯並芘;以及黴變食物中的黃麴黴素B1等。

最後,遺傳因素也是導致患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人可能會說:“醫生,你說的那些壞習慣我都沒有,我不吸煙不酗酒,保持良好飲食習慣,還堅持運動,性格也好,可為什麼我還是得了癌症?”癌症之所以難治,是因為其發病機制極為複雜,且大多數類型的癌症都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因此,即便你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家族中有癌症病史,仍需定期進行複查,因為癌症與遺傳有著密切的關係。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