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攜《少林女足》殺回影壇:情懷與流量博弈下的最後一搏?
更新于:2025-03-26 14:06:09

2025 年春,周星馳帶著新作《少林女足》的路透視頻衝上熱搜,畫面中吊威亞翻飛的女足隊員、卡其色帽子下略顯滄桑的身影,瞬間點燃全網情懷。這部籌備兩年的《少林足球》續作,不僅是周星馳對 “無厘頭 + 體育” 題材的再探索,更是他在流量時代的一次破局嘗試。

23 年前,《少林足球》以 “鐵頭功 + 香蕉球” 的荒誕設定,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紀錄,也讓 “用功夫踢足球” 成為經典符號。如今,周星馳將鏡頭轉向女足,劇本開篇便拋出 “娥媚隊逆襲亞冠杯” 的熱血主線,延續了 “小人物逆襲” 的核心敘事。但與前作全員特訓半年不同,這次他選擇了一條更複雜的道路:流量明星 + 業餘 + 體育專業戶的混搭陣容,以及 “全球海選” 背後的資本博弈。

《少林女足》的選角名單公佈后,輿論兩極分化。一邊是張小斐、張藝興、迪麗熱巴等頂流加盟,另一邊是前女足國門趙麗娜的 “孤獨堅守”。網友戲稱:“這是‘喜劇天團’跨界踢館。”

流量派:張小斐的國民度、張藝興的話題性、迪麗熱巴的異域風情,為影片帶來天然熱度。但質疑聲同樣尖銳:“張小斐的文藝氣質能駕馭足球運動員?張藝興的演技是否撐得起主角?”

專業派:趙麗娜、李佳悅等女足國腳的加入,被視為 “唯一清流”。路透視頻中,趙麗娜指導動作的專業姿態,與其他演員圍坐吃火鍋的休閑狀態形成鮮明對比,刺痛了不少觀眾對 “專業性” 的期待。

爭議焦點:周星馳曾誓言 “全球海選素人”,最終卻讓台灣選出的素人演員淪為配角。有網友翻出《少林足球》紀錄片對比:“當年吳孟達為角色練到半月板撕裂,如今流量明星連基本特訓都省了?”

除了陣容爭議,片場細節同樣引發熱議。工作人員曬出的 200 元開工紅包,被解讀為 “星爺洗白” 的信號。曾因 “摳門” 傳聞纏身的周星馳,此次被讚 “接地氣”,甚至有粉絲感慨:“200 元的心意,比某些劇組百萬片酬更有溫度。”

而周星馳本人在片場的狀態,更成為話題中心。62 歲的他一頭白髮卻依舊挺拔,指揮動作時的專注與當年執導《功夫》如出一轍。網友調侃:“星爺老了,但‘無厘頭’的魂還在。”

《少林女足》的爭議,折射出香港導演北上后的集體困境。徐克的《射雕》折戟、王晶的網大爛片,都在證明 “情懷 + 流量” 的公式不再奏效。周星馳的選角妥協,或許正是資本重壓下的無奈選擇 ——《新喜劇之王》的票房滑鐵盧,讓投資人更傾向於 “安全牌”。

但行業也在覺醒:《哪吒》的 50 億票房證明,優質內容才是王道。《少林女足》若能在 “無厘頭” 中注入女足精神的深度,或許能重現《少林足球》的輝煌。正如網友所言:“我們不怕星爺玩套路,怕的是他丟了‘笑中帶淚’的初心。”

從《少林足球》到《少林女足》,周星馳始終在講 “逆襲” 的故事。但這次,他需要逆襲的不僅是角色,更是整個行業的偏見。當吊威亞的女足隊員在空中劃出弧線,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特效,更是一位電影人對理想的堅持。

無論結果如何,周星馳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 他讓我們相信,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仍有人願意為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買單。正如他在《少林女足》劇本中寫的:“足球可以輸,但夢想不能輸。” 這句話,或許正是他對自己最好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