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慧正在賦能千行百業,那麼當AI遇上就業時,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教育部日前啟動了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一些高校開發AI輔助的就業指導工具,正在為畢業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就業服務。
AI輔助簡歷優化與面試類比
趙詠顏介紹,通過大數據演算法,能夠更加全面高效告訴她,現在擁有什麼樣的優勢,還需要準備一些什麼。而且面對AI面試官,反而更加放鬆了。
開發AI輔助的就業指導工具,為畢業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就業服務,成了不少高校今年的新舉措。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張春雷介紹,除了引入AI面試模擬艙、AI簡歷分析系統,學校還推出了“未來簡歷”與“實戰簡歷”雙區診療模式等多維指導形式,運用AI技術為學生提供精準求職輔導。
“AI助手+專家團隊”混合服務模式
技術正在重塑就業服務價值鏈,但是教育的溫度不會改變。多所高校正在建立“AI助手+專家團隊”的混合服務模式,為畢業生提供更加個人化的就業方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智慧化工具提升了人才供需匹配效率,優化了求職指導服務。
儲朝暉表示,目前的情況下,AI能夠對就業的輔助作用主要是資訊傳輸的作用。一些企業可以用AI來傳遞資訊,還對信息進行一些篩選。在整招聘和就業的過程當中,可以減少一些企業的工作量。
當前,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正在進行,在全國城市巡迴招聘會河南站首場招聘會上,也特別設置了數智體驗區,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打造的創新型就業服務平臺,為高校畢業生精準推送匹配的崗位資訊。
為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好的政策諮詢和便捷服務,招聘會現場還設立了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專區,除了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就業政策宣講等“一站式”服務外,還面向求職者們進行求職避坑科普、勞動權益保護宣傳等,説明高校應屆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河南省新鄉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陳凌雨介紹,近期高頻次多場次的進校園開展招聘活動,結合前期的人才需求徵集和校園招聘,然後達到企業與畢業生的求職的精準匹配。
減少不必要包裝 展現真實優勢
隨著人工智慧+行動持續推進,人才招聘服務也在發生變化。未來,如何在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智慧就業服務反覆運算的關鍵命題。儲朝暉表示,新技術提升了招聘效率,但更多的是起到輔助作用,要助力校企精準對接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儲朝暉介紹,對於大學生來說,在使用AI的時候,確保填的信息是準確真實的,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把自己真正的優勢展現出來。無論AI發展到什麼程度,對於招聘和錄用來說,它是一個輔助作用,用到什麼程度是要根據用的人來判斷,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