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6日淩晨,霸王茶姬正式遞交了招股書。
2024年,全年GMV(商品交易額)295億,同比增加173%、單店月均GMV51.2萬、淨獲利率20.3%。
連夜通讀招股書,我從數據背後,看到了“茶飲赴美第一股”的2個硬實力。
單店月均GMV51.2萬
淨利率20.3%
繼古茗、蜜雪冰城之後,今年茶飲再迎上市公司。
今天淩晨,霸王茶姬所屬公司茶姬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招股書。
這意味著,霸王茶姬將赴納斯達克上市,其股票代碼定為CHA,即“茶”的拼音。
和之前的4家上市企業不同,即將衝擊美股的霸王茶姬,又有哪些硬核數據?
1、2024年GMV295億,同比增長173%
2024年全年,霸王茶姬GMV為295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全年增加173%。
2024年全年營收124.05億元,淨利潤為25.15億元。根據招股書數據計算,霸王茶姬營收較上年增長167%,淨利潤較上年增長213%。
2、門店數量2年翻6倍,全球門店6440家
過去兩年,行業進入存量競爭,但霸王茶姬依舊逆勢增長,一騎絕塵。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其全球門店數分別為1087家、3511家、6440家。這相當於在過去2年時間,霸王茶姬的門店數量翻了6倍。
值得一提的是,霸王茶姬的門店“存在感很強”。
從招股書中看到,2024年,霸王茶姬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門店達696家。
截至2024年年底,霸王茶姬在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門店超過3000家,高於其在三四線城市的門店數量。
密集的高線城市佈局,搶佔了絕大多數的品牌勢能高地,好的位置帶來較高的流量和品牌效應,讓霸王茶姬在更多顧客心智中成第一順位的選擇。
3、店月均GMV51.2萬,淨獲利率20.3%
難能可貴的是,在門店數快速增長時,霸王茶姬的店均業績並沒有因為門店加密而下降。
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國市場(含香港)的單店月均GMV為51.2萬元。
根據招股書數據計算,霸王茶姬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逐年升高,2024年的毛利率達到51.5%,同期的凈獲利率為20.3%,在整個餐飲行業都處於較為領先的水準。
4、閉店率僅為1.5%,低於行業平均值
飲品行業往往不乏開店神話,一年新增數千家門店並不少見,但霸王茶姬的實力在於“不僅跑得快,而且跑得穩”。
過去2年,霸王茶姬高速擴張,同時保持了較高的單店利潤,意味著其門店的生命力強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共有3195位加盟商加入霸王茶姬。在猛踩油門中,閉店率卻極低。2023年和2024年,閉店率僅為0.5%和1.5%,低於其他上市茶飲企業。
數據背後,霸王茶姬的成功離不開“產品和文化”兩個關鍵點。
多數的GMV來自“原葉鮮奶茶”
“超級大單品”致勝
在商業領域,很多企業80%以上的收入,往往是由一個“拳頭產品”貢獻的。不少品牌的成功都是戰略大單品的成功,比如茅臺、可口可樂、蘋果手機、紅牛等。
大單品策略在餐飲行業也屢屢被驗證,比如麥當勞的巨無霸,星巴克的拿鐵、蜜雪冰城的檸檬水等。
其招股書透露,2024年中國市場91%的GMV來自Tea Latte即“原葉鮮奶茶”的銷售,可以說,原葉鮮奶茶已成為對標星巴克“拿鐵”的一大經典單品。
霸王茶姬原葉鮮奶茶的成功,也帶動了輕乳茶品類的崛起。其在上下游的創新,如茶葉產業鏈的升級、自動制茶設備的普及等,都不同程度地引領了品類的發展。
在飲品行業,好產品層出不窮。
事實上,品牌打造一個“大單品”並不能體現競爭力,真正的競爭力是沉澱出能不斷推出“大單品”的機制。
換言之,霸王茶姬在伯牙絕弦的打造中,通過配方反覆運算、文化賦能、健康升級、供應鏈優化等,已打通大單品的成功鏈路。
招股書顯示:霸王茶姬實現了“產品交付在線”、“人在線”、“貨在線”、“門店在線”、“支付在線”的五個在線。到2024年底,霸王茶姬的小程式共有超過1.77億名註冊會員。
可以說,海量的出杯數和用戶數據沉澱中,霸王茶姬在大單品上已經練就了穩定的“手感”。
可口可樂在全球控糖風潮下,賣火了“零度可樂”。可口可樂公司發佈2024年財報顯示,零度可口可樂表現突出,第四季度銷量增長13%。
最近,霸王茶姬首次在全國省會城市推出輕因系列新品,其實也是在進一步做大單品的反覆運算。
與此同時,也已悄然在上海開出3家名為“茶姬現萃”的門店,內部稱為“第二杯茶”,主要出品類似於咖啡的“Teaspresso”。
復盤一下,霸王茶姬門店的Tea latte、Teapuccino、Teaspresso產品線分別對應於咖啡領域的拿鐵、卡布奇諾和美式。
在“伯牙絕弦”等原葉鮮奶茶被市場驗證之後,後續產品有望憑藉“大單品手感”複製其成功路徑,從而找到第二、第三增長曲線。
大單品策略是餐飲企業從“流量內卷”轉向“價值深耕”的關鍵路徑。
而霸王茶姬則證明:大單品的極致打磨不僅能成就品牌,更能重構行業競爭邏輯。
茶飲即將首登美股
一杯現代茶開啟“文化出海”
區別於瑞幸的“咖啡平權”和蜜雪冰城的“高質平價”,霸王茶姬“以東方茶,會世界友”、“用一杯茶連結每人每天”的文化輸出,將中國文化融入品牌肌理,為中國茶找到現代化的表達。
在流通性、包容性都更強的美股市場,一杯茶的東方哲學,能否征服全球資本?
據瞭解,霸王茶姬的北美首店即將在4月份落地洛杉磯。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在海外共有156家門店,覆蓋地區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
2025年,霸王茶姬計劃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新開1000至1500家門店。
據瞭解,自2025年初起至今,有207家新的霸王茶姬門店在中國及全球開業,另有442家門店正在籌備中。
作為現制茶飲“赴美上市第一股”,霸王茶姬招股書的遞交,標誌著中國消費品牌從“性價比”到“價值輸出”的轉捩點。
它用一杯現代茶,讓全球資本重新關注中國消費企業,更證明了中國茶文化的現代性與全球潛力。
在過去的數百年間,中國茶文化傳播至全世界,帶動了世界各國茶文化和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今世界100多個國家對茶的稱呼都是“CHA”。
以霸王茶姬為代表的現制茶飲拿起了中國茶全球化的接力棒,正如其創始人張俊傑在去年所言:“7年前,霸王茶姬從茶馬古道而來,我們堅信中國一定有機會誕生出世界級的茶品牌,現代東方茶的成功,需要整個行業在一起。”
在去年“現代東方茶創新論壇”上,霸王茶姬發佈了首支全球品牌TVC《CHA》。在霸王茶姬的招股書上,其股票代碼定為CHA,即“茶”的拼音。
霸王茶姬的赴美上市,不僅是企業個體的里程碑,更是中國新消費品牌從“產品出海”到“文化出海”的突圍。
當“伯牙絕弦”與拿鐵咖啡在華爾街同台競技,這場較量早已超越商業範疇,成為東西方消費文化對話的載體。
然而,資本市場的掌聲背後,真正的考驗在於能否將“中國故事”轉化為可持續的全球價值——這或許才是新茶飲未來最值得書寫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