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通訊員 張 泳 實習記者 夏天一
“CPA(註冊會計師)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在於人才梯隊的建設。”3月18日,江蘇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朱書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學院正整合政府、事務所、行業協會等相關資源,搭建綜合性人才培養平臺。
為滿足國家對高素質財會人才的需求,該校探索“校政企行”協作培養機制,加快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型經濟人才。在常州市財政局指導下,江蘇理工學院自2021年起與常州市註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企業共同打造了常州市CPA後備人才培養專案,旨在解決CPA人才高學歷低能力等突出問題。
該專案主要分為集中教學階段和頂崗實習階段。其中,教學階段的教師均來自各大合作事務所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擁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在實習階段,除學院提供的校內指導老師外,還有事務所實習指導老師對每位學生進行指導與考核。截至目前,該專案已開展4期,參與學生達112名。
“常州市財政局與我們共同為人才培養專案設立專項經費,江蘇理工學院則為專案提供完整的課程體系和實踐實訓環境,事務所在‘集中教學階段’與‘頂崗實習階段’為學生提供教學實習機會。我們彙集各方資源,強化溝通與交流,全力為學生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常州市註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徐瑩說。
在江蘇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院長袁奮強看來,該項目不僅優化了學校的課程設置,也為該校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參與事務所的外勤專案,學生積累了工作經驗。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也明確了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
“我們通過彙集各方資源,打通了人才培養和精準就業的堵點,既為CPA行業的發展輸入新鮮血液、注入新的動力,又有效優化了行業從業人員結構,全面提高了從業人員素質。”袁奮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