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嚼慢咽的奧秘:揭秘吃飯慢一點對身體的積極影響
更新于:2025-03-26 11:30:53

今日的養生之道:

細嚼慢咽。

世間有兩種食客:

一種是匆忙進食者,無論是趕往學堂、還是趕會,他們總能在短短十分內完成一餐。

圖片來源:網路

另一種則是從容不迫的食客,即便是獨自用餐,縱使天塌下來,他們也會選擇細嚼慢咽,享受那半小時的美味時光。

對於這兩者,我們難以簡單評判孰優孰劣;前者贏得了時間,而後者則享受到了食物的多重風味。

然而,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我們真心推薦您在用餐時,“細嚼慢咽”。

這樣做不僅能讓您輕鬆遠離肥胖的困擾,更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益處。

細嚼慢咽,竟然能助你減肥!

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多咀嚼並非過時的忠告,而是具有多種健康效益的實踐。

➊ 咀嚼可增加能量消耗

2021年,一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證實,徹底地咀嚼食物,有助於預防超重和肥胖!

該研究發現,味覺刺激(品嘗與咀嚼)更易引起“食物熱效應”。

所謂食物熱效應,是指人體在消化、吸收和代謝食物的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消耗。

研究者對參與者進行了3項測試:

一、30秒內直接飲下可哥飲料;

二、將可哥飲料含在口中品味30秒,但不咀嚼,隨後咽下;

三、以每秒一次的頻率咀嚼可哥飲料30秒後吞咽。

實驗結果表明,相較於直接飲用可哥飲料,增加品味時間和咀嚼時間的食物熱效應更為顯著。因此,充分咀嚼食物可能是預防超重和肥胖的有效策略。

對於那些不願運動、不想減少食量卻想減肥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保持總熱量攝入不變的情況下,只需在用餐時多咀嚼,就能有效避免體重增加。

圖片來源:網路

➋ 咀嚼可以減少食物攝入量

2013年的一項臨床試驗發現,增加吞咽前的咀嚼次數可以顯著減少單餐的總食物攝入量。

研究人員首先評估了參與者的基礎咀嚼次數,然後讓他們參加3個測試環節,即按照基礎咀嚼次數的100%、150%或200%來咀嚼披薩直至飽足。

結果顯示,在以基礎咀嚼次數的150%和200%進行的披薩試驗中,參與者的食物攝入量分別減少了9.5%和14.8%。

這表明,增加咀嚼次數雖然延長了用餐時間,但降低了總攝入量,而且參與者在餐后的飽腹感沒有明顯差異。

研究得出結論,增加吞咽前的咀嚼次數能有效減少食物攝入量,並有助於體重管理。

也就是說,多嚼一些食物可能會讓你吃得更少,同時不會感到更餓。這對於容易上癮的人而言,確實是一大福音。

圖片來源:網路

細嚼慢咽的好處遠不止於減重

咀嚼是消化過程的第一步。經過充分咀嚼的食物進入腸胃后,更容易被消化酶包裹,從而促進營養素的吸收。例如,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在其細胞壁被充分破壞后,才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

像洋蔥、大蒜這類蔬菜,在被充分切碎或咀嚼后,其植物細胞結構會被破壞,釋放出大蒜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作用的有益化合物。

此外,多咀嚼還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對牙齒有益。唾液有助於清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和糖分,改善餐后口腔內的酸性環境,防止牙釉質腐蝕。

因此,養成多嚼幾口的好習慣確實非常值得。

圖片來源:網路

那麼,吃東西時應該嚼幾下呢?

每一口食物應嚼幾次並無固定標準,這取決於食材的硬度與黏稠度以及個人的牙齒狀況。

但可以嘗試將食物咀嚼至半液體狀再吞咽。

關於每頓飯的時間,有具體的建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 早餐應在15至20分鐘內完成;
  • 午餐、晚餐則應花費20至30分鐘。

用餐時,應當細嚼慢咽,保持專注。

可以在吃飯時與同事輕鬆聊天,放慢用餐節奏。

而一邊觀看電子設備、一邊快速進食,或是邊用手機處理工作、邊吃飯,都會導致進食過快,食物還未完全感受就被匆匆吞下肚去!

吃飯,要慢慢細細地享受~

這個好習慣,你已經掌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