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輪裝修,我積累了一些寶貴的廚房裝修經驗。眾所周知,廚房的細節繁多,稍有疏忽就可能誤入歧途。尤其是一些看似能提升廚房美觀度的設計,實則並不實用,不僅無法帶來便利,反而造成不必要的開銷,令人倍感困擾。
因此,我將結合個人經歷,為大家總結出五條關於廚房裝修的“避免事項”。若你正計劃再次裝修,強烈建議你堅持以下原則,這些都是前人血淋淋的教訓。
建議選擇亮光膜作為櫥櫃門材料,而非膚感膜。雖然新型膚感膜材質具有優良的光澤和質感,但其表面極易留下指紋。尤其在手部油膩時接觸櫃門,會留下難以清除的痕跡,導致櫥櫃顯得格外不耐臟。
考慮到廚房本就是油煙較重的區域,頻繁接觸油污和水漬會使櫥櫃迅速失去原有的光采。原本烹飪後的清理工作已足夠繁重,若還要額外清潔櫃門,無疑增加了家務負擔。
在鋁扣板、蜂窩大板、石膏板等吊頂材料中,我更推薦非開放式廚房選擇防潮性能佳、易於清潔且成本較低的鋁扣板。
蜂窩大板價格昂貴,維修不便,且其固定尺寸在小空間內難以展現優勢。而石膏板雖美觀,卻不適合中國家庭,特別是喜歡高溫炒菜的家庭,油煙和濕氣易使吊頂沾染油污甚至發黴,影響美觀與衛生。即便使用防潮處理的石膏板,約五年也需翻新一次,且不便設置檢修口,維修設備時會遇到困難。
如果選擇雙槽設計,應確保尺寸足夠大,以便分開洗滌食物和餐具,容納各類鍋碗瓢盆。對於小空間而言,一個大型單槽更為合理,因為小雙槽會導致洗鍋時不便,水花四濺。
相比之下,大單槽無此問題,搭配瀝水架、移動盆或收納籃等配件,靈活性更高,功能不亞於大尺寸雙槽。
擋水條用於遮蓋櫥櫃檯面與牆磚間的縫隙,防止水分滲透至櫃體背部及牆面。傳統的L型擋水條使用幾年後,膠合部分容易發黴,藏污納垢,增加清理難度,影響廚房美觀。
隨著技術進步,現代設計可實現無縫或微縫效果,無需擋水條,或者選用R型擋水條。其圓滑一體式設計減少死角,易於清潔,顯著優於L型擋水條。
關於是否在廚房與其他區域間設置門檻石存在爭議。根據我的經驗,更傾向於不設門檻石,直接通鋪地板。但如果使用木地板,考慮到防水需求,保留門檻石是必要的。
對於瓷磚通鋪的情況,沒有必要安裝門檻石。廚房與餐廳之間的無縫連接能使空間看起來更開闊統一,金屬收邊條比門檻石更經濟且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