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4種常見零食可能正悄悄傷害你的胰島,醫生提醒:不分年齡性別,請適量享用
更新于:2025-03-26 10:59:16

何先生,年僅48歲,因持續的口乾癥狀前往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何先生對此感到困惑,他詢問醫生:“我還未到50歲,而且家中無人患有糖尿病,為何我卻被診斷出這種病呢?”

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從而導致血糖水準上升。其常見癥狀包括尿頻、多飲、食慾增加和體重下降。

糖尿病的核心問題在於胰島素功能的異常。那麼,你是否知道胰島素是在何處產生的?沒錯,它是由胰島所分泌的。胰島是胰腺中的內分泌細胞團塊,分佈不均,以胰腺尾部最為密集。胰島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幾個細胞組成,而大的則可能包含數百個細胞。此外,還有一些零散的內分泌細胞分佈在腺泡和導管附近。一個人大約有50萬個胰島,占整個胰腺體積的1%至2%。

然而,與身體的其他部分一樣,胰島的功能也並非無限。如果長時間忽視健康飲食,很容易加重胰島的負擔,最終導致胰島功能受損,進而影響胰島素的正常分泌。

現今社會,街頭巷尾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零食店,各種誘人的零食總能吸引人們前去購買。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許多家庭都會準備一些零食,無論是玩手機還是看電視時都可以隨手拿來享用。

但問題來了,有些零食對健康並無任何益處。

首先是甜食。碳酸飲料、霜淇淋、巧克力、精美包裝的糖果、甜餅乾、乳酪、甜甜圈等甜食琳琅滿目。人們喜愛甜味是因為味覺對甜味高度敏感。一旦孩子們開始接觸甜食,他們往往難以自拔,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對甜味的偏愛。然而,過量攝入甜食對健康極為不利。

過多食用甜品會直接導致體重增加,因為多餘的糖分會轉化為脂肪。肥胖會使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也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抵抗。長期大量攝入甜品,最終會導致胰島過勞,無法像以前那樣正常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調節血糖。

其次,油炸食品也應少吃。麻花、油條、點心、薯條、炸雞、雞塊等各種油炸零食不建議頻繁食用,尤其是不能將這類零食作為主食。不少人一日三餐都選擇速食,這樣的飲食習慣極易引發肥胖及與之相關的“三高”問題。

油炸食品中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長期食用會對胰島造成重大負擔。

再次提醒,重口味的辣味零食也應限制攝入。

零食店裡的辣條等產品深受許多人喜愛。為了增強風味,商家不僅加入了辣味,還增加了糖和鹽,引入了甜味和鹹味。如果你特別偏愛這類零食,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的糖和鹽,隨時間推移,這同樣會損害你的胰島功能。

最後要提及的是涼果蜜餞類零食。

這類零食主要包括話梅、涼果、蜜餞、果脯、瓜果乾和酸角糕等。為了使這些食品更加美味,商家在加工過程中往往會添加大量的糖。因此,如果過量食用這類零食,同樣會對胰島的健康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