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總長腸道息肉?不想癌變,記得3少吃4多吃!
更新于:2025-03-26 09:52:27

2024年5月29日是第20個“世界腸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們關注腸道健康,“腸”享健康生活。

腸道是人最大的消化器官,人體所需99%的營養物質都是從腸道吸收的,然而這麼重要的器官卻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就包括息肉。

作為腸道的一種贅生物,大約80%的腸癌均是由息肉慢慢演變而來,那麼人為什麼總長息肉呢?

腸道為什麼有長不完的息肉?

息肉就是指長在腸子里多出來的肉團,大小不等,主要集中在結直腸。

大多數時候,人長了腸息肉不會有什麼癥狀,很難引起注意。只有較大的息肉會引起腹痛、大便次數增多、大便顏色形態改變等明顯癥狀,但此時多數已經演變為腸癌了。

人之所以總是長息肉,和我們的生理結構、生活方式都很大的關係:

01

飲食因素與生活習慣

抽煙喝酒和長期吃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纖維飲食,都會使息肉發生率增加。

02

遺傳

研究顯示,只要有1位親屬患息肉,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就會比沒有息肉家族史的人高43%。

03

年齡

年齡越大,長息肉的可能性就越大,從腸癌的發病年齡看,很多人從30歲就開始長息肉了

04

腸道微生態失衡

當益生菌減少,致病菌增多,腸道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出現炎症,增加息肉發生風險。

05

膽汁代謝紊亂

一些接受過胃部或膽囊手術的患者,膽汁的排出會發生改變,導致腸道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有誘發息肉產生或癌變的作用。

06

腸道炎性刺激

常見疾病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等,反覆刺激腸道黏膜,容易誘發息肉。

不想息肉癌變,牢記3少吃4多吃!

3少吃

01

高脂肪食物

尤其是動物性脂肪,會促進膽汁酸分泌進入腸道,而膽酸和致病菌相互作用是腺瘤性息肉形變及癌變的重要病因

02

加工肉類

火腿、腌肉、鹹魚等肉類都添加了“亞硝酸鈉”,它會與肉類蛋白質發生反應,生成毒性和致癌性很強的亞硝基化合物

03

紅肉

豬、牛、羊均屬於紅肉,其含有亞鐵血紅素、讓肉色更紅的亞硝酸鹽以及高溫烹飪產生的雜環胺混合物可刺激腸息肉和大腸癌的發生

4多吃

01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不被人體吸收,進入大腸后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和潛在的致癌物在腸道中停留時間

高膳食纖維食物一覽表

全穀物

燕麥、黑米、玉米、高粱、糙米

蔬菜

深綠色(菠菜、油麥菜)、西蘭花、蒜苗、茭白、蘆筍

水果

石榴、桑葚、獼猴桃、蘋果、櫻桃、庫爾勒梨

豆類

鮮毛豆、豌豆、黃豆、黑豆、綠豆、蠶豆

菌菇、藻類

銀耳、木耳、紫菜、口蘑、香菇、金針菇

堅果

杏仁、核桃、花生仁、白芝麻、榛子、松子

02

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益生元廣泛地存在於多種天然食物中,如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

益生元在進入腸道后,能為「益生菌」提供生長的燃料,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有效降低腸細胞轉化為息肉和癌變的可能性

03

富含薑黃素的食物

洋蔥、芥苿、生薑和咖喱是薑黃素的主要食物來源。

姜黃素在醫學上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一項關於腸道息肉的研究顯示,連續6個月補充姜黃素和槲皮素,息肉的數量減少了60%

但薑黃素不易被吸收,建議搭配黑胡椒一起食用,黑胡椒中的活性成分——胡椒鹼,可將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促進人體吸收轉化。

04

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

富含鈣的食物

奶製品

牛奶、優酪乳、乳酪等

豆製品

加鈣點滷的豆腐、豆干等

豆製品

加鈣點滷的豆腐、豆干等

堅果

芝麻、花生、杏仁等

水產品

蝦皮、蝦米、紫菜等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富含脂肪的魚類

三文魚、鯖魚和鰻魚等

菌菇類

羊肚菌、雞油菌等

牛奶、豆奶

豆腐

蛋黃

研究發現,機體若長期存在鈣缺乏,則會影響腸道細胞的正常生長;而維生素D則可以控制息肉細胞的增長速度,還能夠促進鈣的吸收

總而言之,通過合理的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體檢,我們可以保持腸道的良好狀態。擁有一個健康的腸道,不僅有助於人體消化和營養吸收,還對免疫系統有積極作用。

所以讓我們重視腸道健康,呵護腸道,才能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