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分析:真正聰明的老人,在過零內耗的生活
更新于:2025-03-26 09:46:07

古語雲:“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很多的人,活了幾十年,但是內耗卻擠壓了上百年。

到了一把年紀,還怕這怕那,或者非得如此這般,導致沒有辦法過好日子。吃著山珍海味,但是胃口不佳,還衝著身邊的人,罵罵咧咧,給臉色。

真正聰明的老人,過上了零內耗的生活,精神通透。

01

往事歸零。

人生一路走來,有失敗,有成功,有跌跌撞撞,還有想不通,看不透等。

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如果還用過去的思維去過餘生,你的執念就會越來越強烈,但是你又什麼都解決不了。

不如一句“算了吧”,來的灑脫。

就像北宋的文豪蘇轼,反對王安石變法,陷入烏台詩案,又反對守舊派對變法的錯誤做法。因而,他一次次被貶。

在惠州的時候,他帶著家人一起種地,挖野菜。

一抬頭,發現周圍的風景真好,他忽然明白:“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挂鉤之魚,忽得解脫。”

遠離了官場,少了權力,人生就真正解脫了。

 

你拚命保住錢財、地位不放手,那麼你就是別人眼裡的“獵物”。你抱住的,其實是別人給你的誘餌而已。

讓過去的都過去,今天就能好好開始。

與人交往,恩怨歸零,握手言和。

仇恨不是傳家寶,也不是生活下去的勇氣,而是吞噬你快樂的根本。

你恨別人,用眼睛斜視別人,給人臉色看,其實是你的身體走樣了。不信你對著鏡子看自己,露出仇恨的樣子,就是扭曲了臉和身體。

主動與人握手,說句“抱歉”。那麼對方也會給你一個台階,從此彼此不再計較。

收起經驗,學識歸零,重新開始。

不要開口救贖“想當初、我當年”,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無知的人,每天都學點什麼。

扔掉經驗主義,你才會發現社會變化很大,自己要學的東西很多。

人老了,還能跟上時代,那麼做什麼都能自己搞定,也會享受到時代的紅利。

退休之後,工作歸零,回歸生活。

別拚命去打工了,別老想著誰來返聘你,也不要和年輕人搶飯碗。

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做點家務,牽手老伴,到處走走。

非得賺錢,那就用網路平臺,賺點小錢,不在乎多少,只在乎快樂。

人老了,是一個“零”,那就意味著還有無限可能。想來,人就能積極向上。

02

生活極簡。

為什麼你總是要穿最顯眼,價格更貴的衣服?也就是有物質匱乏的癥狀。

為什麼你總是要去群裡混,怕被周圍的人孤立?那是因為你害怕獨處,根本不可能享受獨處。

為什麼你認為大房子,就是最適合養老的地方?其實是你在慾望在作祟,是你看不透生活的真相。

說到底,你要高配生活,是你在與人攀比,在礙於面子,在跟風,以消耗金錢為“勝利者”。

 

知乎上有個提問:為什麼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卻過得一點都不開心?

有網友回答:“有了好的想要更好的,有了更好的還想要最好的。”

現在的老人,比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經足夠好了。

有吃有喝,可以穿暖,還可以去外面看看。

也一步一步把簡樸生活的習慣,弄丟了。生活的煩惱,從此開始。

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我們需要的東西,真的不是很多。

養成極簡生活的習慣,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退休金不多,但仍舊可以年年有餘。

打個比方。你一個月只有一千五的退休金,也沒有儲蓄,但是你做好生活規劃,買東西能貨比三家,盡量下午去菜市場,衣服都是在換季的時候購買。那麼你肯定會有存款。

 

古人雲:“六十不建屋,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壽。”就是傳導老人,別消耗金錢,別瞎折騰。

是否蓋房子,買衣服,辦喜酒,沒有固定的規矩,但是不做、少做才是最好的安排。

錢不是萬能的,把錢都花光,那是萬萬不能的,年紀多大,都如此。

03

取悅自己。

張愛玲寫過一篇哲理文章《非走不可的彎路》。

在青春的路口,年輕人選擇了錯誤的方向,母親攔住:“這路走不得。”

年輕人不信,非走不可。

母親又說:“我曾經也走了那條路。”

年輕人頭也不回,繼續往前走。

是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的彎路,需要自己去走,父母不能代替。

太多的老人,認為自己經驗豐富,因此反反覆復苛求自己的孩子,要依葫蘆畫瓢。但是孩子不聽,還討厭。

何必把自己的思維,強加於人呢?哪怕對方是你的孩子,仍舊是一個自由人。

 

若老人和外人相處,那就更不必去強求改變了。真的,讓別人做別人,你在一旁看著,不是冷漠,而放過。

放過了別人,接下來就放過自己。不要苛求自己跟隨別人,不要對誰唯唯諾諾。

你要幹嘛,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範圍內,都是可以的。

也許你的愛好很另類,但是你開心就好;你喜歡的食物,別人討厭,那也沒有關係。別人去西方,你可以去東方。

04

做人,最難的,不是沒錢,沒有房子,而是處理不好自己和外物、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人都會變老,都會走向死亡,但是你可以老得慢一點,老得自然一點。

過零內耗的生活,不糾結,不改變別人,不執念過去,不癡迷物欲,不看不慣任何人,不違背自己的內心。

掬一把陽光在心裡,每一分一秒都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