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腦的主流購買方式是DIY配置,還有部分是整機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可是不少人都是電腦小白,可能從出生到現在都沒用過幾次電腦,這也歸功於科技的發達,手機的便利性大家有目共睹,出門可以只帶手機。這樣也讓電腦知識比較封閉,讓奸商有機可乘。
先說那些小日子商家,將洋垃圾買上高價。洋垃圾指的是e5、e3這個系列cpu,配置單超過800還能看到這類CPU就要注意⚠️了,還說升級這個升級那個的,最後還送各種各樣的大配件,這個配置很大概率是坑。洋垃圾雖說是老掉牙,但不能否認他價格便宜、性能強悍。洋垃圾配置單一般會搭配一張大礦卡,比如1060 3g、1060 6g、rx580這類顯卡,這幾張顯卡大概是300~400元。現在網購平臺賣低價整機的沒幾個好人。我在這放幾張配置讓大家防範一下,一般都是不寫型號,說是秒殺這個強過那個,小白就不要停他吹
那正常讓博主、網紅之類的寫配置單會不會有問題?那是必然也是小部分,出來賣電腦必然是有點才會來賣,他們出的配置是沒問題的只是性價比不高。還有就是dy評論區有好多似懂非懂的人給別
人出配置,說是買這個那個的不要信太多,但你今天看到了我,那你在短期內配電腦就能自己發現問題,不要為了省幾十塊而丟失品質。我放幾張是以前在別人直播間截圖的配置,懂點的可以評論說說哪幾點有問題,我在下面會詳細講每個配件該怎麼看怎麼搭配。
DIY配置單先看cpu和顯卡,這兩大件算是電腦里最重要的兩個配件。比如你有5000塊的配置單,那你可以上網看看這兩件東西大概多少錢,現在市場在3000到3500左右是正常的(詳細配置單我在小黑盒寫過),如果超過這個數就很大概率是殘廢機,這種機器一半除了cpu和顯卡剩下都是垃圾。現在性價比高的CPU我之前也推薦過可以移步到之前的帖子。
然後看主機板(分型號是amd還是intel),這個東西可是給cpu供血的,主要是供電這個東西。無論amd還是intel都是選擇b板性價比高,買intel的cpu特別要注意供電,就像14600kf這顆u要8項cpu供電,所以主機板就要8項起步,也並不是供電越多性能越好,主機板只是個載體,供電以外丐點沒問題。amd的r5就不用為此考慮,只需要4項供電就能跑滿所有r5的u,b650所有主機板都能用。
然後是硬碟和記憶體分辨比較簡單。硬碟最容易看,看顆粒是TLC顆粒就行,市面上還有QLC顆粒會便宜幾十塊,但使用壽命只有TLC顆粒的10分之一。記憶體也是看顆粒,ddr4記憶體買海力士cjr,ddr5買海力士a-die。硬碟記憶體就這樣,沒了。
散熱器這個東西大致排個序,4銅管能壓intel不帶k的i5、amd的r5,6銅管就是i7(14代除外)、amd的r7(x3d系列除外),雙塔6熱管除了14700k和14900k以外的cpu都能壓。240水冷就是在單塔6熱管和雙塔6熱管之間的性能,普通360水冷就是比雙塔6熱管好點,更高端的360水冷會貴很多,就能壓住除了超頻14900k以外的所有u。
最後是電源這個東西詳細我之前也發過。小白認准atx3.0標準,不要看80plus。瓦數會因為配置不同所需要的也不同。
機箱這東西唯一標準就是能裝,能裝就是好機箱。
這就是我想說的大部分話了,還有些詳細的我會在以後單獨發出來。主要是最近看看到太多人因為配置單而煩惱,我就想出個概括讓小白也能在朋友面前裝個13。祝小白朋友不要被騙,每一分錢都來自不易(宰小白的除外)
求求各位點點讚,還有最後一件事就是我錢和財各佔一半,求電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