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P、2K、4K分不清楚?一文搞懂解析度!
更新于:2025-03-25 23:19:02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菊千代不是菊萬代於03月15日發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一、解析度後綴的含義

P

“P”本身表示的是“逐行掃描”,是Progressive的縮寫,相對於隔行掃描(Interlaced)。

720P,1080P等,表示的是“視頻圖元的總行數”。比如,720P表示視頻有720行的圖元,而1080P則表示視頻總共有1080行圖元,1080P解析度的通常圖元數是1920*1080。

K

2K,4K等,表示的是“視頻圖元的總列數”,如4k, 表示的是視頻有4000列的圖元數,具體是3840或者4096列。4K解析度的攝像機通常圖元數是3840*2160或4096*2160。

MP

MP是圖元總數,即圖元的行數(P)及列數(k)相乘后的結果(百萬像素)。比如,1080P攝像機是1920圖元與1080圖元相乘,得到2MP(百萬像素)的像素總數。

16:9標準下各種顯示器型號的解析度

二、不同解析度的區別

1080P

過去曾使用垂直解析度來描述解析度。因此1080p代表的是垂直解析度。而多數高清顯示幕的縱橫比都是1.78:1(即16×9,又名“寬屏” ),這意味著其水平解析度為1920像素(即1920×1080)。

這正是造成當前人們對解析度概念混亂的另一個原因,畢竟過去幾十年在討論電視解析度時說的都是垂直解析度,現在突然變成了意指水平解析度的“2K”“4K”,大家產生困惑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1080p並不等於“1K”,而是相當於2K。也就是說,1920×1080這一解析度非常接近數位電影倡導聯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後文簡稱DCI)所描述的2K標準。即便如此,大多數人往往不把1080p叫做2K,他們稱之為1080p或全高清。

2k

現在常見的 2K 螢幕,多是 21:9 的帶魚屏(長螢幕),解析度為 2560 * 1080,也就是 2k、1080P。正如前文所說,16:9標準下的 1920 * 1080 的螢幕,實際上約等於 2K。

4K

從技術上講,“4K”意味著水平解析度為4096像素。這是DCI所提出的解析度。由於電影的縱橫比不同,矩形螢幕的確切形狀決定了電影的縱橫比,所以其垂直解析度並沒有具體指定。

一般顯示器上的解析度為3840×2160。

在顯示器領域還有很多特殊的解析度:

比如微軟的Surface Pro7 螢幕解析度為 2736 * 1824,大約是 2.5K 屏;

蘋果賣 4.8W 的 ProDisplay XDR 顯示器解析度為 6016 x 3384 像素,算是 6K 解析度

三、解析度≠清晰度

首先需指明一點:解析度 ≠ 清晰度

我們都知道螢幕成像原理,不管是「周冬雨排列」還是「鑽石排列」,我們說的「像素」在物理上就是螢幕最小發光單位,通常也就是「二極體」。

因為神似周冬雨的凝視,京東方這種圖元排列方式被戲稱為“周冬雨排列”

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更常見的「戶外LED顯示幕」,遠看的時候感覺還不錯,但是走進了就能清楚看到燈泡大小的「圖元點」。

所以解析度並不能代表「清晰度」,因為圖元點是均勻分佈在整塊螢幕上的,同樣的觀看距離,螢幕尺寸越大,「像素」分佈越稀,「清晰度」自然越低

「清晰度」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也有專門的參數能夠比較準確的表達它,那就是PPI,即每英寸像素數量。

理論上,同樣的螢幕面積,圖元點越多,畫面越清晰,但這並不絕對。同時用過蘋果和安卓手機的朋友可能會發現,iPhone的一些老機型雖然只有 720P 左右解析度,圖元密度也不過 326 PPI,但實際觀感卻不輸一些 400PPI 以上的安卓手機。

這是因為影響屏幕素質的因素太多了,不同廠商的優化,螢幕色域、像素排列、可視角度、亮度等等都會影響到用戶的最終體驗。

最近顯示器也能參加國補了哦,有需求的盒友可以抓緊入手

AMD下一代APU洩露
AMD下一代APU洩露
2025-03-26 21: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