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夠這個步數,或可延壽!牢記這些姿勢,還能事半功倍~
更新于:2025-03-26 08:18:30

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在冬季,它也是最容易實現的運動。平時,我們閑來無事走上幾千步,還有助於延長壽命!

日行兩千步,血管就會變好

2024年3月,《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當每天步數超過2200步時,就可以降低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當每天步數達到9000-10500步時,無論坐多久,死亡風險最低。

2024年11月,《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則顯示,40歲以後,對於運動量最小的人,每天以4.8公里/小時的速度步行111分鐘(約為11000步),或同等運動量的其他運動,或可將壽命延長11年。

健步走的正確“姿勢”

百會上引

百會上引是指頭頂的百會穴部位要像繩子牽引一樣垂直向上頂,這樣才能很好地避免肩頸過度前傾,同時調整正確的頸椎位置,避免長時間對椎管內神經、血管壓迫導致頭暈、缺氧等狀態。

三點一線

“三點”是指耳朵上峰位置點、肩峰位置點和股骨大轉子凸起點,“一線”則是這3個點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能避免駝背,胸腔打開,呼吸更加順暢,塑造良好的上身姿態,減少背部疲勞。

彎臂擺手

擺臂是走路的基本生理活動,大部分人一般是直臂擺手,但在健走過程中要求彎臂擺手,肘關節成90°夾角。

因為直臂擺手在行走過程中離心力過高,導致血液迴流不暢,進而出現手臂麻、漲的感覺,影響神經末梢。

彎臂擺手則會避免這樣的問題,擺動過程中手臂沿體側前後擺動,幅度稍大些才能更好地鍛煉上肢。

軀幹扭動

絕大多數人走路時沒有軀幹扭轉。對於那些“將軍肚”的男士和想減掉肚子上脂肪的女性朋友來說,軀幹扭轉尤為重要,在健走過程中,手臂擺動將帶動左右肩前後擺動,這樣就會讓腰腹很好地運動起來。

大步向前

健走的步幅要與個人身高相適應,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步幅過小容易導致小腿出現酸疼,步幅過大則對膝關節的衝擊力較大。

快步前行

在走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健身減肥效果。

后落前蹬

在走的過程中,先讓腳後跟著地過渡到腳前掌再蹬身離地,這是一個完整的著力過程,避免腳前掌走路帶來的足底疼痛和小腿肌肉緊張問題。

一氣呵成

安排固定的30~40分鐘,一口氣走下來,避免走走停停,這樣鍛煉效果更加明顯。

來源:養生中國

【來源:各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