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黑盒作者@Twthes於12月29日發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今天午飯後的消食時間,正閑得無聊的我打開了edge瀏覽器,打算刷會b站就美美地睡午覺。誰知,剛打開edge主頁,一篇文章迅速奪走了我的視線。
文章的標題名為《“8小時睡眠論”是錯的?65歲以後,最長壽睡眠時間是多少?》(诶,我大學生可最喜歡睡覺了),主要提到了8小時睡眠論、長睡眠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等內容,其中最吸引我的莫過於是長時間睡眠這一內容,這可與想要在冬天裡想要美美睡上一大天的我們息息相關呀。
正好咱大學生嘛,除了打遊戲就是睡覺(噢可能還有期末月的垂死掙扎),那睡覺肯定就是我們最關心的事情之一了。“早睡早起身體好”“吃罷中飯睡一覺,健健康康活到老”,各種關於睡覺的諺語在我們生活中耳熟能詳。那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應該睡多長時間呢?睡久了是不是真的有害呢?秉承著作為大學生的強烈好奇心(bushi),我先替盒友們打開了PubMed,看看能不能在文章中一探究竟。
首先我們根據這篇文章的內容,輸入關鍵詞Sleep(睡覺) Cardiovascular(心血管的),接著回車搜索
搜索完我們可以發現,有23860篇文章是與此相關的。接著我們往下翻,一篇相關性很強的文章即刻映入眼簾。
可以看到,該文章著重就在講睡眠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還是2區文章,那我們就以此作為切入口,先來看看這篇文章講了什麼。
開門見山,我們先來看結果——
文獻中提到,過短或過長的睡眠時間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這就很有趣了,我們都知道,睡得太少與一氧化氮介導的血管舒張減少有關,從而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偷個懶,先不放文章了)。而較長的睡眠時間(超過 8-9 小時)與更高的中風和冠心病死亡風險相關。但睡得太長是什麼回事啊?!不是說能睡是福嗎?!難不成貪睡的大學生們都有風險???別急,我們再往下看看。
再往下翻,我們看到了一篇高分文獻——
打開這篇文獻,我們發現它帶有一點綜述性質。
同樣的,這篇文獻也提到了長時間睡眠與CV(即心血管疾病)的相關關係,睡眠時長大於10h的人的CV危險因素是6-8h睡眠的3倍。不是哥們,我多睡兩小時咋就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了?!這麼說睡太長真不是好事啊!
等等,還有!文獻中提到睡眠時長大於10h的人午睡的比例更高,這難道說明午睡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在參考文獻中尋求答案。
接著我們打開這篇文獻——
這篇文獻通過前瞻性佇列研究來對白天小睡與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率的風險因素進行了探討。
文獻的研究部分較長,我們直接來看結論——
結論顯示,更長的小睡時間與 CVD (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風險的顯著升高相關。也就說,咱們平時小眯或者是午睡時間過長,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風險增加。
不過小睡也不全是壞處,文章裡面也說到:小於30 min的小睡有助於提高警覺性和運動技能。但是千萬提醒了,超過了30min,人腦就會進入慢波睡眠階段,此時容易導致人體無法完成完整的睡眠週期,而導致睡眠慣性現象的產生——睡醒後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感覺完全睡不夠(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經歷吧)。
文章看完了,但······我的天也塌了。怎麼睡久了都要我的命啊。沒想到諺語裡面的“睡多得疾病”還是真的。這麼看夜間睡眠時長要砍,午睡時長更得砍。算了,少睡點就少睡點,誰叫健康為重啊。
最後我們再回到第一篇文獻,看看推薦的睡眠時長以及睡眠不足的改進點吧。
美國睡眠醫學會和睡眠研究學會發佈的聲明稱,7h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所需的最低睡眠量,也就是說,咱們每天的最佳睡眠時間為7-8h。對於夜間很難睡著的盒友們來說,要留意個人意念和對睡眠的態度、合理分配工作時間、睡前盡量不使用電子設備、檢查是否存在睡眠呼吸障礙,減少社交網路的使用和夜間上網的次數,此外宗教、民族和種族等社會因素同樣是不能忽視的。
總結,睡眠時間過長真的會提高死亡風險!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著想,控制好睡眠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