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5個簡單的步驟,自己也可以發酵出上好的有機肥,大大的節省了土壤調理的成本。今天我就分享給大家,按照這5個步驟去做,相信大家也可以學會追肥。
首先,第一步就近尋找你能夠找得到的有機物料,像各種動物的糞便、大田裡面的秸稈、路邊的雜草,還有樹枝等等,都可以作為堆肥的原料。
第二步把我們能夠拿得到的這些物料切碎,有條件的話就切碎或者用粉碎機給它粉稅。有機物料它的顆粒越細小,就越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第三步就是把這些已經切碎物料均勻的攤開,按照一方的有機物料投一斤尿素。然後開始往物料上去灑水。
那麼,這個灑水灑到什麼樣的程度呢?舉個例子,你把有機物料用你的手掌去抓一下,大概就是用力抓一下不滴水,但是你手掌裡面又有水汽就可以了。
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這個狀態最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它既透氣又有水分,很容易讓微生菌繁殖發酵,加快物料的發酵速度,腐熟的速度。
第四步就是在這些物料上面撒上發酵的菌種,發酵的菌種可以在當地的農資店去選購。
第五步就是把這些物料堆成大概有1米高的堆,或者說堆成1米高的一排齊壟。
這個時候就可以靜靜的等待微生物在裡面進行繁殖和發酵了,在這個期間,我們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發酵的溫度。
如果說物料內部的溫度升到了50°左右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第一次的翻堆,翻完以後再重新的去起堆,讓物料內部繼續發酵。
記住,要保持物料內部的溫度在65°以下,如果說物料裡面的中心溫度超過了65°,就要再次進行翻堆。
經過5-6次這樣的翻堆,在一個月之內這一堆物料基本上就可以腐熟成功,變成非常好的有機肥,來大大降低了我們的成本的投入。
那麼有機肥腐熟成功的標誌,就是已經沒有了原先那種刺鼻的氣味,用手抓一下,基本上是比較蓬鬆的。在這樣的狀態下,有機物料的內部溫度已經穩定在45°以下,撒到地裡面去的時候,它不會再進行發酵,這個穩定的溫度才會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生存。
以上就是製作有機肥的5個步驟,學會了可以給大家省下不少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