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目標就是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方面,大腦網路都會產生連接。所以,對父母而言,我們可以為孩子做的事就是在他們已經連接的大腦網路里,刺激有益連接,並幫助他們持續強化這種連接。同時避免刺激有害連接,盡可能堅持切斷有害連接。
具體我們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1、強化有益連接,不刺激壞行為
下面我先舉個例子,這樣更容易理解。
比如:我正在忙著做飯,油煙機也開了,有點吵,這時候孩子在書房喊著跟我說事,而我聽不清他說什麼,又忙著做飯走不開。所以我就跟他說:“孩子,我在忙做飯,油煙機很吵,我聽不清你說什麼?”這時候,孩子急迫想讓我聽到他說的話,就會多次重複,因為我依然聽不清,他可能就會不耐煩,說一些不好聽的。而這恰巧被我聽到了,我如何反應將會成為關鍵。
如果我直接懟回去:“這孩子,你怎麼說話的!”
這一句話看著沒什麼,實際上這是對孩子壞情緒和惡語言的回應,他明明好脾氣跟我說了那麼多句,我都沒有回應,就最後這句不好的話我卻沒忍住給他回應,這就會刺激他的壞行為。讓他認為,原來只有生氣和發脾氣,說狠話,才能引起媽媽的注意。
其實,我可以裝作沒聽見,等他情緒穩定下來,不說髒話的時候,對他停止說髒話這一行為進些表揚。這時候便可以刺激並強化孩子大腦中的有益連接。
2、抓住有效表揚時機
表揚是開啟大腦有益連接的鑰匙,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表揚都有效。想讓表揚有效,就要善於抓住時機。一般那些讓人大吃一驚的舉動反而更容易成為人類大腦建立連接的契機。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做,尤其適合那些經常調皮搗蛋的孩子。
比如,他平時坐地鐵總是跑來跑去,經常碰到別人。如果這次坐地鐵,你發現他能很好的坐在那堅持了10分鐘,表揚的時機就到了。你可以出其不意的誇他:“孩子,你能遵守車廂秩序,堅持坐在自己座位上達10分鐘,真的很厲害。”
再比如,有的孩子平時見到鄰居老奶奶,人家老遠就跟他打招呼,他卻總是愛搭不理的表情,最後可能都是家長幫解圍。而這次,老奶奶跟他打招呼,他回應了微笑了。這時候你接著表揚他,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離開老奶奶後,我們可以誇他:“孩子,你還蠻有禮貌的,老奶奶跟你打招呼,我看見你微笑回應了,很棒奧!”
對於“成長腦”時期的孩子來說,比起指責,想讓他停止做不好的事,那就多用出乎意料的表揚。比如壞事變得沒有那麼糟,或者是本來總是闖禍的孩子偶爾乖巧禮貌一次時。
孩子幹壞事時,指責經常是無效的,因為他很可能都知道結果了,提前做好防禦了,所以你即便再苦口婆心的說教,他很可能一句都聽不進去。
而出乎意料的表揚,強化他的微小進步,會讓他感到驚訝,反而會讓他為之前做過的不好的事感到內疚,他會想原來這樣做會被表揚,這個過程正是孩子建立有益連接的好機會。
大家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以有意的幫孩子建立有益連接,盡量避免強化有害連接,這樣,相信過不了多久,你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