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巨獸統治地球的時代:奧陶紀,光怪陸離的夢幻世界
更新于:2025-03-26 07:42:22

如果說寒武紀是生命在自然界中摸索的時代,那麼奧陶紀則是地球生命蓬勃發展的時期。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眾所周知,而奧陶紀的“生物大輻射”則更引起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濃厚興趣。如果我們能回到奧陶紀的海洋,就會發現這是一段甲殼類生物盛行的時期。

在那個時代,軟體動物成了地球的霸主,這個如今常在餐桌上見到的物種在當時佔據了食物鏈的頂端。房角石是其代表性生物之一,這種長達近10米的甲殼動物,其堅硬外殼超過6米,全身布滿類似章魚的巨型觸手,讓人望而生畏。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彷彿是一隻章魚硬是被塞進了牛角里。

角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寒武紀,當時它們已具備了懸浮的能力。憑藉快速的遊動和靈活的浮力調節,加之堅固的外殼,房角石成為奧陶紀海洋的主宰。然而,它們的狹長體型也限制了進化的可能性。為了調節浮力,它們進化出多個氣室,使其無法適應深海生活,只能在奧陶紀廣闊的海洋中生存。

三葉蟲從10釐米進化至奧陶紀的70多釐米,但面對能輕鬆咬碎其外殼的龐大角石,註定被淘汰。奧陶紀末的大滅絕導致85%的物種消亡,隨著劇烈的氣候變化、海平面和海水溫度的急劇變化,最終終結了角石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