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意義的壞脂肪——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在植物油氫化改性中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過多攝入會升高體內的壞膽固醇水準,降低好膽固醇水準,進而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心臟性猝死等疾病的風險。
綜合世衛組織以及我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2022版)》的規定,成年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攝入應不超過2g,它多存在於加工食品中,如油炸食品、烘烤餅乾、奶油蛋糕、霜淇淋、薯條快食等。
2、致胖脂肪酸——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通常存在於動物來源的食物中,比如豬油、牛油、奶製品、黃油、雞蛋黃等。飽和脂肪酸人體自身也可以合成,若再從外界過量攝取,容易產生肥胖。
同時,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很容易導致動脈硬化。但它又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脂蛋白、多烯酸等,能保護臟器;再加上動物油更耐高溫、更穩定、煙點更高,高溫烹調時能減少反式脂肪的生成,從而減小對人體的傷害。因此,對於飽和脂肪酸,要嚴格控制攝入量。同時和植物油交替搭配食用,以植物油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