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糖尿病遇上低血糖,該如何應對?要怎麼預防?
更新于:2025-03-26 07:15:32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非常關注高血糖的問題,卻忽視了一個潛在的健康“殺手”——低血糖。本期,我們就教大家如何應對低血糖。

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小於或等於3.9毫摩爾/升時,就可能出現嚴重的低血糖癥狀。需要注意的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低血糖,需要患者高度警惕。

導致低血糖的常見因素

藥物因素 注射或者服用降糖藥物,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藥物使用不當,服用或注射藥物時間不夠精準,都可能引發低血糖。例如,過量使用磺脲類降糖藥,可引發低血糖,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飲食失調 已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若進食量過少,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或者長時間未進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運動過度 適量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益,但如果運動量過大且未及時補充能量,在某些降糖藥的作用下,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其他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會影響糖原的儲存和釋放。例如,腎臟疾病可改變降糖葯的代謝時間,如果代謝時間延長,患者出現低血糖的風險將增加。

識別低血糖的危險信號

低血糖的癥狀因人而異,輕重不一。

輕度低血糖可導致患者出現饑餓、心慌、手抖、出汗、面色蒼白等癥狀。若患者及時採取措施,通常能迅速緩解癥狀。若患者未及時採取措施,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反應遲鈍等中度低血糖癥狀。而重度低血糖可導致患者出現抽搐、昏迷等癥狀,甚至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進而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無癥狀低血糖”,這類患者需要提高血糖監測的頻率。

如何應對低血糖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且意識清醒時,應立即食用能夠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飲料等。15分鐘後,患者應重新測量血糖,若血糖未恢復正常,可再次進食含糖食物。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且意識不清時,家屬千萬不可強行餵食,以免發生嗆咳甚至窒息。此時,家屬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將患者送往醫院,通過靜脈輸注葡萄糖溶液來糾正低血糖狀況。

預防低血糖這樣做

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養成定期監測血糖的好習慣,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根據血糖的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生活方式。

合理飲食 糖尿病患者應保持均衡、規律飲食,做到定時定量進餐,確保每餐都含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需要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葯的患者,更要注意合理飲食,以防在藥效最強時出現低血糖。

適度運動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測量血糖、適當進食等;在運動過程中,要避免過度勞累;運動后要及時補充能量。

隨身攜帶應急食品及急救卡 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攜帶含糖食品,如糖果、餅乾等,以便及時補充糖分。在急救卡上,要寫明自己的姓名、緊急聯繫人姓名及電話,還可將以下內容附在後面:我患有糖尿病,如果您發現我神志不清或行為異常,可能是出現了低血糖。我若能吞咽,請給我一些含糖食品(已隨身攜帶)。若15分鐘內尚未恢復,請送我到醫院並通知我的家人。若我昏迷無法吞咽,切勿強行餵食,也請送我到醫院並通知我的家人,感謝您的説明!

總之,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應充分認識低血糖的危害,並時刻保持警惕。通過定時監測血糖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遠離低血糖帶來的潛在威脅。